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昌绪丹心留人间
——送别两院院士师昌绪

    本报记者 刘 莉

    哀乐低回。11月16日上午,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人们在为一位96岁的老人送行。他是我国著名材料学家、两院院士师昌绪。

    礼堂中央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一个小小的花篮,白色的花朵上覆着两条细细的挽联:“爷爷您累了 休息吧 孙子宝凯 瑞瑞叩挽 ”。与老人相守一生的老伴郭蕴宜在儿子的搀扶下向前来送别的人们一一致谢。对这个家庭而言,他们送别的是最最挚爱的亲人,而对数百位来自科技界及社会各界的送行者来说,他们送别的是一位令他们敬仰、值得他们爱戴和怀念的同事、师长和朋友。

    早晨8点半,在告别厅门口已经排起两列长长的队伍,仅是师老曾工作近30年的中科院金属所就有100多人特意从辽宁沈阳赶来为老人送行。1955年,师昌绪从美国回国后到中科院金属所工作。在这里的工作让他获得 “中国高温合金之父”的称号,因为他,这一涉及航空航天军事领域的核心材料在我国从无到有,并摆脱国外掣肘;也是他,开创了我国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倡导材料科学基础研究与工业应用相结合。

    告别厅门外,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王生启、段小曼夫妇早已哭红了眼睛,他们是特意赶回国为老人送行的。已经50多岁的段小曼是师老的学生,上世纪80年代在师老推荐下赴麻省读博士后,后留校任教从事光电子材料研究。脸上挂着泪水的她告诉记者:“没有师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他像保护自己孩子那样保护我们这些学生。”段小曼记得师老去美国一个个地看望学生,并与学生们在美国的导师见面了解学生情况。“师老去美国从不住高级宾馆,就住在我们学生家里,师母还亲手给我们包饺子,给我们买衣服。”说到这里段小曼已泣不成声。在他们夫妇眼中,师昌绪是中国材料学研究的奠基人、设计师,更是品格高尚的好老师。“迟暮夕阳余热暖,情真意切育英才。”师昌绪与老伴郭蕴宜合写的《寻梦》长诗中的两句,也正是老人甘为人梯的内心写照。

    1984年以后,师昌绪从沈阳调到北京任中科院科学技术部主任,之后担任自然基金委副主任,开始了他20多年的科研管理工作。他高瞻远瞩,为材料学科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战略性的建议。在镁资源的开发利用、碳纤维和纳米技术的发展方面都提出了他独到的见解。

    “他是真正的科学基金人。”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秘书长的沈文雄得知师昌绪逝世的消息在自己的微信上写下了这样的评价。16日上午在东礼堂门口的台阶上,他告诉记者,师老一到基金委工作就把自己的关系迁到基金委,全身心扑在基金委的工作上直到生命的最后,这让他印象深刻。多位来自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送行者都对记者表示,96岁高龄的师先生直到去年生病住院前还一直坚持上班、出差,同事们都能在食堂见到这位和蔼的“爱管闲事”的老人。

    “师先生是站在国家层面、作为材料战略学家来考虑问题,支持相关研究的开展,不是仅限于自己研究的一个小领域。”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刘国权研究员也是流着眼泪走出告别厅的。他忘不了师老为他们一度停顿的“国家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建设寻求支持的往事。也忘不了师老挥笔为《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杂志题词的一幕。

    同样担任过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的陈佳洱院士上午早早赶来吊唁。他曾与师老共事一年,“我比他小16岁在他面前是年轻人,他非常关心我们。有时候一起坐车出门,他总是关心我们的工作生活细心询问”。

    多位我国科技界领导、知名科学家、金属材料领域的科研人员今天都来为师老送行。“拓基金,谋宏略,师老风范激扬民族魂”“研材料,鼎工程,昌绪丹心熔铸强国梦”,东礼堂门外悬挂的黑色挽联让送行的人们再次陷入对老人近一个世纪辉煌人生的回忆。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6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