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
南水北调抢救性文物发掘打开中华文明天然“地书”

    新华社郑州10月21日电 (记者桂娟)河南省在过去9年相继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丹江口库区和受水区地下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从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到明清时期的重要发现不断出现,一部绵延不绝记载中华文明进程的天然“地书”被渐次打开。

    “从来没有哪一项文物保护工程,把中国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如此完整地揭示出来,”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说,“虽然是被动解剖,但南水北调纵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为探索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河南是南水北调文物抢救保护的主战场,需要考古发掘和搬迁的文物点369个,占中线工程文物保护工作总量的60%以上。2005年以来,在全国50多家文物考古研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目前圆满完成369个项目的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由夏代至清代等各个时期的大量古代文化遗迹。

    早在8000年前,中华文明的曙光已在中原大地上出现。新郑唐户遗址发现了距今8000多年的裴李岗文化聚落遗址;温县徐堡遗址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是迄今黄河流域发现的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一座龙山文化城址,为研究史前城址聚落形态、文明起源、国家形成、筑城技术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蜿蜒的夏商离火,曾在中原大地留下丰富印记,借助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夏商考古取得重大突破与进展。鹤壁刘庄遗址,发现大规模先商文化墓地填补了先商文化发掘和研究的一项空白;荥阳关帝庙遗址,发现布局完整的商代晚期聚落遗址,对于探讨商代晚期一般村邑的聚落结构、社会形态等,具有重要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中原,留下无数永载史册的传奇故事。在淅川徐家岭墓地发现的战国早期大型“甲”字形楚国贵族墓葬,出土编钟、编磬、鼎、簠等青铜礼器100多件,为研究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等一系列前沿课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材料。

    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王如何安排身后事?王陵面貌是什么样的,一直没有完整答卷。新郑胡庄墓地发现了战国晚期韩王陵,填补了韩王陵考古发现的空白,是我国东周考古的重要突破。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荡、政权更迭,也在中原地区有突出表现。安阳固岸墓地,发现了东魏、北齐时期贵族和平民墓葬群,为全面揭示东魏、北齐社会形态、文化面貌、埋葬习俗等注入新资料。

    安阳发现的宋代宰相韩琦墓规模宏大,建筑形式独特,罕见的墓上建筑遗迹,独特的砖石构筑墓室形制,地宫式的棺室设置,写意式的墓道壁画装饰,是宋代墓葬建筑的代表之作,为研究宋代高级官员墓葬形制、陵园规制及宋代丧葬文化提供珍贵实物。

    叶县文集是一处宋元时期大型集镇遗址,为研究中原地区唐、宋、金、元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提供了大批珍贵资料,也有助于研究金元时期民间经济贸易往来与交流。

    “随着考古发掘资料和出土文物研究整理工作的进行,这部天然‘地书’将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孙英民说,“文物部门正努力将其集中展示,让公众能亲近、了解这部地书,使造福子孙的调水之河与中国历史之河在中原大地交相辉映。”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