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数十项军队科技进步奖,近百次获总部和军区表彰……一串串成果和荣誉得主,是南京军区某部科技人才“云方阵”。
近年来,该部党委着眼任务要求,在强军兴军的征程中,坚持高起点筹划、高标准培养、高效益管理,大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倾力构建科技人才“云方阵”,为军事斗争准备和实现强军目标发挥了“云效应”。
强化顶层设计,高起点构建人才队伍建设布局——
让每一滴水都能“化身为云”
只有中专学历的业务干部成建国,因为平时爱钻研计算机,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该部党委慧眼识才,大胆启用,安排单位专业人员“一对一”教他相关理论知识,并且破例送他到国防科技大学进修学习。他毕业回来后,很快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科技研发,先后获军队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荣立一等功、三等功各1次,被军区评为“小老虎式干部”,现已成长为某科研领域带头人。
该部政治委员杨龙溪大校告诉笔者:“人人都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关键在于党委如何发现人才,如何培养人才!”
该部队着眼未来战场需求,确立了人才先行理念。他们制定了《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培养五年规划》,全面实施人才成长个性化设计、订单式培养,每年选送优秀苗子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深造。他们还确立信息主导理念,坚持重点专业重点投入、紧缺人才优先培养,加速推进人才队伍信息化转型。
10年前,该部队党委抽调骨干成立某课题攻关3人小组,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支百人规模的人才方阵。
近两年来,他们再次组织力量拓展新领域,成效明显。
年轻科技干部李长胜就成长于这支“精英团队”,他毕业两年就连续担任两项国家级核心科研项目的课题组组长,并取得重大成绩,两次荣立一等功,被南京军区评为“何祥美式爱军精武标兵”。
优化培养模式,高标准提升人才队伍发展质量——
让每一个“云分子”都积蓄最大能量
一个军事斗争准备急需突破的全新课题,摆到该部科研人员面前。按照传统的攻研办法,现有的理论完全行不通。攻关陷入僵局。年轻科技干部刘晓军主动请缨。传统理论和技术不可行,能否创设新的理论和技术?理论不就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在长达一年多的攻研实践中,刘晓军领衔的年轻团队,灵活运用在院校所学的最前沿知识,以多手段、多方位、多角度的集成创新,先后解决了数十个关键性技术难题,最终成功完成了项目的研制,所创设新的理论和技术在该部科研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8岁的刘晓军,荣立了个人一等功。
科技干部乐思明,从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主动加入到某重难点科研项目攻关队伍。但因为两年没有突破,有专家宣判该项目的“死刑”:当前国内无人能够攻克这项技术难关。
考虑到该项目攻克将对某武器装备带来的跨越式发展,部队党委支持乐思明继续干下去。“三年磨一剑,剑出天下惊。”该项目成功被攻克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乐思明个人荣立一等功。
优化培养模式,让每一个水分子都积蓄最大能量,是这支部队人才队伍枝繁叶茂的最大秘诀。
近年来,他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高难项目攻关、核心技术攻研作为催生尖子人才的主战场,逐步完善课题负责制,课题组长直接掌握科研基金,重大课题可在部队范围内遴选成员,鼓励吸纳年轻骨干挑重担、打头阵、当尖兵,最大限度地激发潜能、施展才智,使得一批年轻尖子人才脱颖而出。
仅两年时间,该部就有8名年轻技术骨干破格晋升高职,61名综合素质好的科技人才破格提拔到领导岗位,44人提前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深化专业融合,高效能发挥人才队伍群聚效益——
让人才“云组合”发挥“云效应”
今年初,该部传出捷报:某国家级科研难题被成功攻克,而攻克这一难题的5名成员,分别来自多个不同专业。这正是该部队把各类专业人才进行拆分,根据不同任务需求,重组“云方阵”带来的新成效。
部队长周恩大校介绍说,“信息化战场瞬息万变,必须打破固有体制模式,根据战场需求合理搭配人才力量,才能最大效能地发挥群聚效益。”
为此,他们以科研课题为牵引,按照任务需求,合理分配各类专业人才,并根据进度随时添加、裁减、变换人员,让人才“云方阵”时刻都处于最佳状态。
另外,他们还采取集智式攻关,锻造人才“云方阵”的创新能力。大力推行跨专业跨学科合作,构建多手段结合、多技术融合、多专业联合、多单位配合的科研攻关组织机制,使部队各个岗位上的攻关人员联成一个信息共通、资源共享的动态网络,在提高科研效率的同时缩短了人才成长周期,产生了成果与人才的“共生效应”,形成了硕果累累、人才辈出的昂扬态势。
笔者了解到,几年来,该部依托“强军计划”和部队院校资源,源源不断选送优秀人才“脱产”进校学习深造,目前已拥有11名博士、213名硕士,1人获全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1人当选全军英模代表,1人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该部还两次被评为“全军人才工作先进单位”,一次获全军首届“科技创新群体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