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为了写作而读书,不是为了讲课而读书,不是为了挣钱而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宅,本来是住所的意思。这些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北京人说的“挨家呆着哪儿也甭去”,就被简化成了一个字“宅”。
国庆连周末带假日一共凑了7天,亿万流民又开始蠢蠢欲动了。朝胜反其道而行之,“宅”在家里。饮闲茶、看闲书、喝闲酒、发闲呆,睡醒了再睡、吃过了再吃,给朋友发微信,帮小狗挠痒痒……就是不去旅游!
后来发现,广州有不少朋友都乖乖地“宅”了一个长假。难得在紧紧张张的工作中,有个囫囵的闲暇。再更加紧紧张张地奔赴各处人山人海,高速公路大堵车、景点消费大涨价、摩肩接踵大上火、扶老携幼大迁徙……
还是“挨家呆着哪儿也甭去”。几天下来,与朋友交流一下“宅”的心得,一曰:亲。回归前网络时代,“路透江东屋边田,儿孙绕膝尽堪传。”二曰:静。纵是陋室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三曰:清。如屈原般地“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这话说得有点大,文豪屈原可以说,草民朝胜不可以说。其实,也就是借屈老夫子那点意思而已。
好像半个广州城的人都走了,就连家里的人也走了一半。有的去外省参加亲戚的婚礼,有娶媳妇的、有嫁女儿的,有的回老家探视省亲,还有的赶去为仙逝的亲人奔丧……婚丧嫁娶都占全了。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难怪,《大学》指出:“欲平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国者必先齐其家,欲先齐家者必先修其身,欲修身者必先正其心。”
朝胜就在家中“修其身,正其心”。一连7天都不要上班,不要开会,不要采访,不要写稿。这对惶惶不可终日的记者生涯来说,简直是奢侈。
和没有外出的家人们团聚一番,去海鲜市场买两条海水三色斑鱼、大头带膏的罗氏虾、号称是挪威三文鱼、打着阳澄湖标牌的大闸蟹,广州的蔬菜全国闻名,开水一淖再用冰镇的黄秋葵、蒸出了栗子味的小南瓜、可以生吃的生菜、蒜蓉炒野苋菜、番薯叶南瓜苗、嫩嫩菜心娃娃菜……
食在广州,此话不虚。随随便便就能整出一桌大餐。家人相聚,谈天说地,指东话西。给在外地的亲人们发发微信,晒晒桌上的佳肴。对电视上车堵人挤的画面论论短长,看看十里垃圾、百里龟行。猜那条雄赳赳气昂昂的江,对面的邻国“国君”怎么不露面了?看美国对那个伊斯兰国的轰炸,从无人机到阿帕奇直升机。想着什么时候还有一场面对面的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耳!还有香港的旅游业爆冷,几天无法开张损失了几十万海鲜的酒店老板,急得在学生面前顺地打滚……
集天下奇闻以佐餐,烩世界风云为一勺。不是装腔作势的新闻发布会,不是真假难辨的媒体口水仗,不是高屋建瓴的政治态势研判,不是剑拔弩张的军事对垒分析。可以信口雌黄,可以捕风捉影,可以嬉笑怒骂,可以挥斥方遒。谁也不会当真,谁也不必作假,谁也不需谄媚,谁也不要裁判。天上一句地下一句,盘里一句碗里一句,亚洲一句欧洲一句,古代一句未来一句。微信传来一段好笑的国际关系,“小国和小国之间有矛盾,联合国一调解,矛盾没了。小国和大国之间有矛盾,联合国一调解,小国没了。大国和大国之间有矛盾,联合国一调解,联合国没了…… ”
嘻嘻哈哈说说笑笑,老百姓的饭老百姓的味。修健康身,正平常心。一叶一菩提,一家一世界。
整日无事,一卷在手。看看铅印的文字,不反光、不晃动、可以卷曲、可以折叠、可以划线、可以眉批。想到恩师丁钢先生,常常伏案批改学生小左在科技日报上的文章,八旬老师握笔手颤,写出的笔画虬曲波折,且慢且重,字字千钧。我恳请恩师为我保存收藏,读此手书,如沐春风。想到若干年后,无纸阅读,案上电脑、掌中手机,图文并茂、声影相伴,偶有心得,输入文档,复制粘贴,发去微信,泥牛入海,杳无消息……现代人还有多少能够领悟:书,有时候并不是要读的。置之床头伴梦,置之案头养性,置之马上吟咏,置之厕上祛臭。岳武穆有句对联,“剑气非关月,书香不是花。”前一句,二十五年前采访我国第一条电气化运煤专线大秦铁路时,用作长篇通讯的标题。后一句,珍贵地存在心中,让我闻着超越花香的书香。
书房,一直是中国文人的心灵归宿。如今,书价也和肉价一样不断地涨,买书也不舍得大手大脚。一个小小的存储卡就可以装进一座图书馆,真正为了阅读,在线几乎是无所不能。可是,看见好书依然眼前一亮,书橱里总是有几本总也看不完、总也丢不下的书籍。放长假了,该拿出来很好地品读了。关上手机和电脑,读回那个“书香不是花”的年代去。
没有喧嚣的时间,没有喧嚣的陋室,没有喧嚣的心境,没有喧嚣的烦事。不是为了写作而读书,不是为了讲课而读书,不是为了挣钱而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此刻,便读出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就连读电子书,也是思想的上乘养分。一目十行也罢,十目一行也罢,有时一本书读完,兴犹未尽又似未完;有时一句话入心,如同醍醐灌顶当头棒喝,让思想猛然升华,忍不住会心一笑。想想,几十年读书之功利、之曲解、之浅薄、之残缺……一本一本地重读,一页一页地勘正,一行一行地品味,一句一句地领悟。亲眼看遍了几十年的国家风雨民族兴衰,有些书一定要再读一遍!
况且,还有汗牛充栋般的未读之书。宅在家里,我读故我在,我思故我在。“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似乎读懂了一点“道亦无灭,身亦无废”的智慧。取义,不必一定舍身。
几千年来,那一脉相承的精华,弥漫于天地,滋润于心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