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⑤
一座颇具规模的新型“核城”如今屹立在古丝绸之路旁,自诩中核四○四有限公司“开门弟子”的王宝斗脑海里难以抹去的却是52年前的记忆。
“建设初期,各方面条件很差,创业者们进驻工地首先面临的是用水问题。”四○四所在地年降水量50多毫米,蒸发量却是2000多毫米,钻孔时打到基岩都见不到水。王宝斗回忆,当时生活用水完全靠火车、汽车从几十里外拉过来,一吨水的成本相当于一吨汽油的价钱,水是定量供应的,并被多次利用,如先洗脸,后洗菜、洗衣服等。
“50后”的四○四子弟至今难以忘怀戈壁滩的那一抹金黄色,因为它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还没起床时,细小的沙粒就透过窗缝、门缝来光顾,地面上、床铺上无处不在,不管你喜不喜欢,它都经常来串门。尽管有时候费了很大力气把门窗贴得严严实实,可它还是有办法飘进来。
戈壁滩遍地是砂石,但由于含土、含碱量过高不能用。在戈壁滩建厂房,材料是第一难题,沙子是用火车从清水运来的,砖来自张掖,水泥、钢材、木材等都得从外地运进。
“由于施工条件十分简陋,尤其是机械设备缺乏、车辆少,工地上的大部分物资材料靠人拉肩扛运到施工现场。施工队伍迎风沙、冒烈日破土动工;技术人员不讲任何条件,因陋就简,趴在床板和木箱上精心设计。”王宝斗说。
虽然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但建设者豪情满怀,意气风发,“安下心,扎下根,戈壁滩上献青春”,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国原子能联合企业的建设。
水冶纯化获得的二氧化铀经两次氟化后会变成气态的六氟化铀,这个过程叫铀转化。六氟化铀经同位素分离,富集铀235,成为核武器级高浓铀,并再经过精炼、铸造、按设计形状进行机加工,成为原子弹的核心部件。
原核工业部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李鹰翔告诉记者,按照苏联援助我国建设原子能工业有关协定的规定,生产六氟化铀的工厂是苏联援建项目,在其建成投产前,铀浓缩厂初期运行所需原料由苏方提供。但是,从1960年7月起,苏联撕毁合同,拒绝供应六氟化铀,这意味着铀浓缩厂面临“无米下锅”的危机。而原子弹核心部件生产线也是原协定规定应该援建的项目,苏联毁约不建了,也将使原子弹研制面临“无心果”的危险。
1962年,根据四〇四厂上报的方案,二机部做出了1963年、1964年原子武器工业建设、生产的两年规划,决定缩短战线,集中精力,争取时间,加快建设;将建在四○四的全部工程分为一线和二线,明确提出突击一线、抓紧二线的方针,一线工程包括铀转化工厂、铀金属制取及核部件冶金加工工厂,采取技术攻关与工厂建设并举,在北京试验性装置上进行科研攻关的同时,加紧四〇四厂建设。
四○四工程建设集中了一大批优秀建设者,他们背井离乡,离开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来到茫茫戈壁,为国家的核事业献青春,做贡献,一干就是几十年,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这一事业。一位不愿意具名的老专家说,当时大家对将要从事的事业知之甚少,但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学习、科研攻关,夜以继日地进行了成百上千次试验,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
1963年,为确保生产线按期投产,四○四掀起了大干“八、九、十”高潮,建设者积极投入到工作的热潮中去,吃在厂里,睡在厂里,加班加点,不分白天黑夜攻坚克难,后勤人员把水、饭送到施工现场。当年年底,六氟化铀生产线建成并生产出第一批合格产品。铀部件生产线建设也抢建完成,并开始进行生产技术攻关,经过反复试验,解决了铀金属制取、铸造、加工一系列技术问题后,1964年5月完成原子弹的核心部件,保证了我国首次核试验如期进行。之后大型生产堆、后处理厂、钚金属部件生产线相继建成投产,为我国核事业又写下了重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