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庆节的临近,北京延庆县四海镇每天都有十余万盆鲜花运往北京城区,扮靓首都市容。花卉是四海的主导产业,在北京花卉市场,“四海制造”的鲜花品牌逐渐叫响。
随着花卉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不论是四海镇政府,还是花农,都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科技的助推力量。四海镇党委书记李凤云说:“四海镇五千亩花卉园区的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力量,农民增收致富,我们也要依靠科技力量。十年来北京农学院专家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把心思放在花木上
说起北京农学院与四海镇的合作,要从十余年前开始。
2001年左右,北京农学院几位花卉专家发现这里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种植花卉。 2002年四海镇与北京农学院、市县林业局合作试验试种百合花卉成功后,成立了花卉公司,建成北京市最大的百合种球繁育基地。
2006年,四海镇确定了打造“花木之乡”的发展思路,制定了扶持花卉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在北京农学院多位专家的指导下,四海镇开始建设野生花卉资源圃,收集和保存适宜当地花卉产业需求的各类花卉种质资源,带动农民养花。
农学院教授赵祥云介绍说:“我们专家组几位老师主要负责四海镇60亩资源圃的技术管理和服务。”为了掌握四海镇的整体情况,赵祥云几乎跑遍了四海镇的每一寸土地,查看地形、检测土壤、观察水源情况,最终解决了资源圃选址问题。
为了建花卉资源圃,农学院专家们可没少吃苦,赵祥云、王文和、王树栋等几位专家带着村民整日在山林里“寻宝”,在专家的火眼金睛下,很多百姓常见的“杂草野花”都当成宝贝从山上挖了回来,他们仅收集到的当地野生花卉就达二十多种。
经过3年的辛苦付出,60亩资源圃终于建了起来,花卉资源圃分5个区域。
把专家放在心坎上
除了建设花卉资源圃,专家组还手把手地教给种植户技术,从育苗、上盆、管理、除虫等各个环节,逐一传授。“农民没有技术,只用土方法种花是行不通的,我们要给他们‘点花成金’的‘金手指’。”王文和笑着说。
在专家手把手教授的过程中,四海镇的技术人员及很多花农都成为了“土专家”,许多农民实现了种花致富。现任四海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的史怀国,从20出头参加工作,就一直跟着农学院的专家教授在花卉栽培繁育和科研方面摸爬滚打,经过了10多年的积累,如今在当地农民眼中他就是四海的花卉专家。
专家教授们的悉心指导和辛苦付出,花农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用自己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对专家们的感谢之意。走在四海的村落里,花农们会热情地和这些专家们打招呼,并纷纷把他们“抢”回家。王文和说:“我们能体会到村民们滚烫的心意,每一口饭,都是他们最朴素真挚的表达方式,我们心里也觉得暖暖的。”
2007年,四海镇开始在农学院专家指导下种植玫瑰,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2008年,四海镇开始种植茶菊,种植面积达1500亩,2009年,四海镇开始种植万寿菊,主要用于出口、加工成食品、药品添加剂。从选定品种、到种植技术指导,从病虫害防治到产品深加工,北京农学院专家把最新的农业科技都带到了这里,送到各个专业合作社,送到一户户花农家里。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经过10年的发展,四海镇花卉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2012年开始,在北京市农委的支持和指导下,北京农学院在四海镇建立了“北京农学院延庆县四海镇农业科技综合服务试验站”。该试验站主要任务就是针对四海主导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瓶颈问题,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科研协作攻关和推广服务,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结合。
据站长侯芳梅副教授介绍,试验站实行站长负责制和专家责任制,由北京农学院9名教授组成的专家团队在特色花卉产业、林果产业、景观及休闲产业规划、农民培训、林下经济及食用菌栽培与产业化推广方面对四海镇给予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与指导。“我们建立了多层次服务体系,我们通过指导农业合作社、企业、种植大户和培训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各村全科农技员,进一步辐射到全镇各村农民、合作社社员。尝试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万寿菊为四海花卉产业的第一主打产业,种植面积达3000亩。但是,由于连作以及沟域内特殊的气候条件,四海万寿菊近年来病害频发,严重影响产量及景观效果。成立农业综合服务试验站后,张克中教授和刘正坪教授带领的万寿菊研究小组,多次深入四海万寿菊产业第一线,寻找万寿菊病害发生的原因,研究防治对策。经过两年多的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四海万寿菊9月病害发生率由2013年的87.2%降至2014年的8.3%,张克中教授万寿菊研究小组的支农活动为四海万寿菊产业可持续发展重拾信心。
试验站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主要是为了集合众位专家之力,“会诊”四海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此,镇领导高兴地说:“试验站建站以来,我们遇到问题有地方‘问诊’了,专家们的指导和规划也让我们心里踏实了下来。”
试验站驻站专家中除了花卉专家,还有食用菌、果树、景观规划方面专家,为四海发展林下经济、特色林果、产业规划等提供了全面的科技支持。
试验站建站以来,共培训四海花农、果农等千余人次,培养了10多名青年教师,20多名研究生,不仅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惠及农民,还为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和实践基地。“科学研究要落地,人才培养也要落地,作为北京唯一的市属农业院校,我们的论文就应该写在京郊大地上,我们的成果就应该体现在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收获里。”校党委副书记高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