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云计算、云存储和灾备系统陆续上线,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海量存储环境逐步投入使用,数据中心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目前,每月新增备份数据50TB,总存储数据量达3PB,数据中心服务已成为中科院科研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
数据中心是以数据资产为核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也是现代科研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牵头中科院“十二五”信息化专项科技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工程(数据工程)实施,旨在建设统一运行服务的海量存储环境,规划总容量50PB,存储架构包括北京中关村数据中心、怀柔备份中心和12个布局全国的区域分中心,形成覆盖全院的数据存储网络。
围绕数据工程海量存储、云计算等关键技术,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已申请相关专利10余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2项,基本实现将存储、处理与应用等资源整合为“数据云”一站式服务。中科院科学数据库、ARP系统、网站群、超算等运行数据,中科院档案馆数字化资料,天文、空间、遥感、高能等大科学装置的数据,来自科研院所的重要数据等开通或开始使用数据中心服务。目前已为40家单位提供数据存储备份,为60多家用户提供云计算应用服务,来自院内外的6万多注册用户在数据云进行数据查询下载。
数据工程紧密契合科研应用,开发了生物信息学分子数据分析环境、地理空间数据云等服务,将数据下载处理模式升级为让用户按需选择数据源、处理模型的云服务模式。研发部署了云计算系统,为中科院信息化、先导、重点基金、科技支撑计划等20多个项目提供支持,数据工程以服务创新支撑数据应用。
近年来,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与3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如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营建数据云中心,2012年获得中国产学研创新合作奖。面向公共领域如交通管理、食品安全、新材料研发等挑战,2013年获批成立大数据应用服务技术北京工程实验室,起航大数据创新事业。随着异地多中心灾备环境竣工使用,2014年8月成功竞标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容灾服务项目。以及在南京组织“凌云计划”服务,在东莞成立“云灾备宏达实验基地”等,在服务科研的同时,着力开展面向电子政务、中小企业需求的创新服务。
通过实施数据工程,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将云计算、云存储提升为面向全院的数据中心公共服务,同时以应用为牵引,积极推动和参与数据应用创新服务。
(谢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