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22日 星期一
诸城:秸秆不烧 变废为宝
本报记者 魏东 通讯员 徐春光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一直是困扰农业生产的难题。在人们抱怨“禁烧”之路不平坦的同时,山东诸城却探索出了新路子。秸秆不仅可以供热、做燃料,还能加工为农作物和牲畜的营养餐。这一举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收入,保护了环境,广受欢迎。

    秸秆变身“压缩煤”

    “我们采用了秸秆‘压缩煤’,它已取代煤炭,成为公司工业蒸汽锅炉的主要燃料,而且烟囱只会飘出淡淡的烟气。”在诸城市三工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乐华正在进行一项新的实践。将玉米、小麦、花生等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经过粉碎后加压、增密成型,即“变废为宝”成了“秸秆煤炭”。它具有比重大、热值高、燃烧好、成本低、方便卫生等优点,便于储运,可替代传统燃料,用于生产生活取暖。

    诸城市环境保护局局长赵光福说:“在使用秸秆新燃料后,锅炉排放的烟尘浓度和二氧化硫浓度均比用煤炭时减少了99%。与煤相比,秸秆固化燃料升温更快,吨汽生产成本可降低30—40元,而且降低了废气排放。”

    据诸城市农业局局长李臣波介绍,诸城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53.9万亩,各类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110万吨,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量约为45万吨,折合约22万吨标准煤。

    秸秆变身“压缩煤”,每亩还可增加农民收入60多元。目前,诸城市已将生物质能源开发作为实施386环保行动的重要举措,使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实现节能减排。

    技术加工“营养餐”

    记者在诸城市“三秋”农机化作业演示会现场看到,全国农机示范大户、诸城市特邀农机技术推广员赵佃相正组织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和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一条龙”作业。随着轰鸣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开过,林立的秸秆被切成碎片,像一层毯子铺在田里,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紧随其后,旋耕、播种、施肥一气呵成。

    谈起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技术,赵佃相告诉记者,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属于天然的土地“滋补营养品”,一亩玉米秸秆还田,相当于上了10多公斤化肥。

    不仅农作物,奶牛也得到了“营养餐”。

    近几年,诸城市依托奶牛饲养基地,大力推广玉米秸秆机械化青贮技术,将玉米秸秆变为营养丰富的奶牛饲料,收益颇丰。记者在饲养基地看到,农民将一车车春玉米、花生秸秆运往这里,只要经过简单的粉碎和发酵,就成了奶牛们非常喜爱的“香饽饽”。

    辛兴镇奶牛饲养基地负责人于云杰说:“以前玉米秸秆都当草烧了。现在一公斤拉到这儿还能卖一毛五分钱,每亩地能多收入150多块钱,我们的贮存能力是600万公斤,能消化吸收掉3000多亩地的玉米秸秆。”

    对生态奶牛饲养基地来说,由于有了大量青贮饲料,减少了生产成本,养牛利润可提高40%左右。由于农民不再焚烧秸秆,政府头疼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迎刃而解。农民、农场主和国家三方受益,这些都是玉米秸秆青贮新技术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

    蔬菜睡上“热炕头”

    记者在诸城市舜王街道柳家庄菜农柳吉周新建的蔬菜大棚里看到,一堆堆由农作物秸秆组成的“小山丘”很是“扎眼”。柳吉周说:“这几年,我们村里的200多亩蔬菜大棚全部用上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让大棚地温提高6—8度,棚里的蔬菜就像睡在暖融融的‘热炕头’上,所以长得格外好。”

    据诸城市农村能源办公室负责人魏玉禄介绍,秸秆生物反应堆是利用有效的秸秆生物群,将秸秆转化为作物所需要的矿物质元素、有机质、二氧化碳、热量、生防效应等,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的农产品。

    诸城市先后在茶叶、大棚蔬菜、辣椒等作物上推广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方面找到了新的增收途径。据了解,“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诸城市重点推广的一项新技术,主要以秸秆替代了农业种植中使用的大量化肥和传统有机肥,植物疫苗取代了大量农药。应用生物反应堆技术,利用秸秆种大棚蔬菜,1亩大棚一年最少可以消化1万斤秸秆,而且大棚的地力还会越种越肥。

    在“生物反应堆”的作用下,各类农产品的外观和品质都有明显改善。今年,诸城将在全市2000多个、4600多亩蔬菜大棚推广使用秸秆反应堆技术,每年可为农民节支2600多万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