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③
1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一位96岁的耄耋老人登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成为令人瞩目的“明星”。这一刻,离戈壁荒漠上空腾起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已过去了半个世纪。
面对荣誉,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说:我只是代表大家去领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对整个核武器事业和从事核武器事业团队的肯定。在他眼中,我国核试验,是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在曲折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完成的。
“程老此言体现了他的谦逊,也道出了实情。”原核工业部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李鹰翔评价。
研究核武器,建设核工业,必须掌握核科学技术,必须有一支核科学技术的专业队伍。核科学技术发源于西欧北美,1945年美国人研制成功原子弹。这门新型科学技术首先应用于军事,震撼了世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一批有志青年,抱着科学救国理念,赴西欧北美留学,在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和核科学家的指导下,专攻原子能科学,学有成就,业有创造。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他们陆续回国,投身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前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展核科学技术研究,赵忠尧、王淦昌、钱三强、何泽慧、杨承宗、彭桓武、朱光亚、邓稼先、金星南、肖健、戴传曾、杨澄中、黄祖洽……他们成为我国核科学事业最早的一批开拓者。
随着核工业创建和发展,需要大量科技人才。周恩来总理曾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讲话指出,办原子能事业“没有足够数量的人是不成的”。
李鹰翔回忆,当时采取了三条重要措施:一是继续吸收国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经过中美两国政府多次谈判,美国终于取消了不准中国留学生离开的禁令。1955年后,有更多的留学美国的博士、硕士等研究人员,满怀报效祖国的激情,回国投身于原子能科技事业。二是从1950年后派往前苏联、东欧国家留学的学生选一部分改学原子能专业,回国参加原子能事业;同时,从国内各大学物理系抽调100名品学兼优的三年级学生,集中到北京大学补学核物理和放射化学专业知识,并在北大、清华等高等院校开办原子能专业系,加紧培养新一代核科技人才。三是由中央下令从国内各部门、各省市的领导机关、研究所、工厂和高等院校抽调一批专业相近、水平较高的科技人员,改行参加原子能事业建设。
“采取这三条措施集结的科技力量,加上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构成了我国核工业创建初期的科技队伍。”李鹰翔说。
但问题接踵而至,科研人员缺乏开展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
全国解放前夕,原子核科学高级研究人员分散在各处,连一台小型加速器都没有。而加速器是研究核物理、高能物理,认识微观世界的一把钥匙。
1955年1月31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苏联帮助中国研究和平利用原子能问题的决议》,同年4月,我国政府派出代表团赴莫斯科,与前苏联签订协议,确定由其帮助我国建造一座热功率为5000千瓦—6000千瓦(实际为7000千瓦)的实验重水反应堆和一台2500万电子伏特的回旋加速器(简称“一堆一器”)。利用重水反应堆不仅可以进行中子物理和核物理的研究,而且可以生产放射性同位素,选择和考验核工程中所用的材料,并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利用回旋加速器可以加速质子、氘核和α粒子,从而进行原子核性质和规律的研究。
当年的9月27日,“一堆一器”正式移交使用,并在现场举行了隆重的移交典礼。
对于“一堆一器”的意义,业内是这样评价的: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核工业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实验条件。基于“一堆一器”,开辟了许多新的科研领域,填补了大量学科空白,这个最先建立的核科研基地被人亲切地誉为“老母鸡”。
(科技日报北京9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