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13日 星期六
意识·情感·纳米上帝
大脑上传网络之后会怎样?

    文·许 乐

    ■影像空间

    在今年上映的好莱坞新片里面,有一部我非常喜爱的科幻片在电影院里匆匆而过,这部电影是由“万人迷”约翰尼·德普主演的《超验骇客》。影片制作规模中等,但却立意深远意味十足。这部影片可以衍生出几个很耐人寻味的话题。

    意识是什么?

    意识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人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这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从还原论的角度看,人的大脑是由大约130亿个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的结构都相当简单,但是当这些神经元的数量达到130亿时,“意识”这东西便神奇地诞生了。很多时候,科学的盲区恰是科幻的乐园。克拉克的短篇经典《寻找弗兰肯斯坦请拨F》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表象级别的原理,幻想着当地球上的电话数目有一天也达到130亿之多时,一个覆盖整个地球的超级大脑便诞生了。而刘慈欣的《中国2185》的想象原理是对人的大脑进行分子尺度上的三维扫描,然后把这些扫描数据上传电脑,从而让这个人的意识在电脑里“复活”。

    大脑上传网络之后会怎样?在《中国2185》和弗兰·文奇的《真名实姓》里都详细的描写了这一波澜壮阔的场面:所有的摄像头都成了这个超级大脑的眼睛,所有的音响都成了这个超级大脑的嘴,所有的麦克风都成了这个超级大脑的耳朵……

    《超验骇客》的立意和前面说的这几篇科幻小说差不多。约翰尼·德普饰演的科学家在死亡之前,妻子把他的大脑复制进了电脑,并且联接到了网络。

    情感是什么?

    假如你爱的人躯体没有了,只有意识被上传到了电脑里,你还会继续爱他吗?这是《超验骇客》里其中一条主线。很多涉及人工智能的科幻电影,讲来讲去其实不是在讲人的意识到底是什么,而是在讲我们人类的情感世界。试想一下,假如有个东西样子和人一样,而且已经通过了图灵测试,会思考,并且表现出了和人一模一样的情感特征,你会爱这个东西吗?如果你立刻回答说不会的话,那么再做这样一个思想实验:假如你已经爱上了一个人,结果发现她其实是一个机器人,你还会继续爱她吗?这问题有点让人纠结了吧。

    去年有一部叫《Her》的科幻片可以说把人的情感细腻化到了一个新境界。假如有一台电脑已经智能到了像张潮在《幽梦影》里说的“解语花”的程度,你会爱上这台电脑吗?《超验骇客》讲的是丈夫变成一台电脑后,妻子对丈夫的情感变得一天比一天怪异;影片《Her》则正好相反,讲的是一个老宅男如何一点一点爱上了他的电脑。这两部电影都让人反思所谓情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实际上类似的敏感话题还有很多,不光是人变成电脑或者电脑变成人,比如克隆人、堕胎这类的话题,其实都是在人之何以为人这一边界问题上来回擦边。就科幻的意义而言,借此思考人的本质是探讨这类问题的主要目的,刺激和撩拨观众或读者的神经只是副产品而已。

    纳米上帝

    上传网络后的大脑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是,无法脱离网络而存在。所以在《中国2185》的结尾,人们可以通过断电这一最原始的方式战胜它(当然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痛的)。《超验骇客》的结尾其实有三个不同层面的信息,但在影片里交待得都比较含混。其一是政府通过雇佣恐怖分子来断电,从而把超级大脑釜底抽薪式地消灭掉;其二是通过她妻子把病毒上传,从而把超级大脑以毒攻毒式地消灭掉;其三是超级大脑已经通过把周围环境纳米化的方法,实现了脱离网络在真实世界里存在的最大突破。种种迹象表明,第三种的可能性最大。尽管他的妻子背叛了他,然而他还是选择了把他妻子的意识上传,两个人的意识漂浮在地球上空,一起畅游世界,一起净化地球,让湖水变清澈,让雾霾消失,让森林茂密……

    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美妙结尾为什么不说的再透彻一点?可能是导演觉得不说透为好。想想看,在地球上有这样一对上帝般的夫妻存在,会对大众心理造成一种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实际上很难想象。另一方面,一个完全被技术控制的地球会怎样?也很难想象。控制论虽然上世纪末已经开始受到批判,但至今还是有破无立。如果说环境污染是控制论的失败,那治理污染用的不还是控制论的办法吗?

    所以《超验骇客》的结尾是我最愿意接受的一个思考的终点——那对可爱可敬的科学家夫妻在肉体死亡之后,意识在一个纳米化的地球世界获得了永生,他们用纳米技术不断修复地球上的各种创伤,世界从此因他们而美丽……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