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唐婷)记者从水利部在京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利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目前初稿已完成。参与《规划》编制的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李原园表示,目前京津冀三地在水资源开发、治理、保护方面的标准上存在一些差异,随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三地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调控、水环境监管等方面的标准将逐渐趋同。
《规划》以问题为导向,在实地调查研究和充分听取京津冀3省(市)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2020年和2030年京津冀水利建设目标与控制性指标,提出了节约用水与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建设、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等水利发展改革的主要任务。
根据分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存在问题和国土空间功能定位,《规划》将京津冀地区划分为燕山太行山区、山前平原区、中东部平原区、东部沿海带等“三区一带”。燕山太行山区以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保护为重点,严格产业准入制度,控制用水总量增长;调整产业种植结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适当减少生产活动,加大水源地治理保护力度。
山前平原区重点构建“山区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干线—骨干输水渠道”为一体,覆盖中东部地区的水源配置体系,发挥对京津冀水源统筹调配作用;结合水源置换、调整优化供水结构,逐步退减超采地下水,压缩灌溉面积。
中东部平原区通过南水北调东中线及引黄增加供水,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区,压缩灌溉面积;增加河道用水,恢复历史通道,修复白洋淀、衡水湖及永定河等重要河流廊道的生态;加强蓄滞洪区和骨干河道治理,提高防洪除涝能力。
东部沿海带加强河口综合治理,加快海堤工程建设,保障沿海经济区和城市防洪防潮安全;加大海水淡化和直接利用力度,同时加强多水源联合调配,保障滨海区供水安全;恢复南大港、北大港、七里海等滨海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