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09日 星期二
从“科研新秀”到“草根明星”
广州军区某部高级工程师杨丽华扎根基层搞科研纪实
赵亮江 徐纲领 屈 玲

    盛夏时节,总部某重大任务如火如荼。肩负技术支撑重任的广州军区某部高级工程师杨丽华一路披荆斩棘,突破重重难关。

    任务总结表彰会上,杨丽华却出奇的淡定。有人打趣说,这几年他各种大奖拿得手发软,怕是有些麻木了!此话不假,全国“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等全国、全军级的奖牌,杨丽华还真没少拿。但又不全对,熟悉杨丽华的人知道:这小子人在领奖台,心却留在他的研究室里!

    杨丽华,别人称他是青年才俊,他说自己只是一名基层技术干部,充其量算一名“科研草根”。

    一点不含糊的插班生

    2001年10月,离开校门来到部队,杨丽华被分到该部科装处科研科,成了基层科研战线的一名“小跟班”。

    经过几次考察,副科长杨于村破格将他招入了自己的项目组。为啥说破格?项目开发难度大,没个一两年实习期,不可能插得上手,同批毕业的70多名新干部,第一年就参加项目开发的只有杨丽华一人。

    在项目组,杨丽华这个“插班生”一点不含糊,处处敢为人先冲锋在前。为锻炼新人,杨于村索性将自己“项目负责人”的头衔让给了他。半年后,项目开发成功,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杨丽华也拿到了他人生第一枚三等功奖章!

    接地气让他更有底气

    “技术只有接上地气,才能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杨丽华说。为了接这个“地气”,杨丽华可没少吃苦头。从研究所回来后,他主动要求到执勤一线学习锻炼,把单位分布在高山海岛的大小值勤点跑了个遍,不仅掌握了各型装备的操作,还采集了大量鲜活的数据,更重要的是,他摸清了末端一线的技术需求。

    某执勤点编制小,值勤人手不足,官兵很难休一次假。杨丽华研究发现,这项业务的很多人工环节其实可以通过软硬件来实现,而且可靠性更高。很快,他就把自己的研究室设在这个执勤点上,因为这样他能在第一时间验证自己的想法和阶段性成果,避免事后返工。杨丽华说:“这就是在基层搞科研的优势,要在科研院所,一个环节搞不准,后续工作全都得推倒重来。”

    半年后,他的研究成果出炉,使某项工作的周期由一个月缩短到一周,准确率提高了20%,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了这项工作离不开人工的传统认识,一举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要盯着世界技术最前沿

    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两院院士金怡廉评价为“不仅技术上有重大创新,而且改变了全军某领域传统装备的形态,节省了大量建设成本,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很难想象,这么先进的一套装备,竟是由杨丽华这个“草根”工程师领衔开发。

    项目启动之初,杨丽华意识到,采用老办法不仅研发周期长,而且即使研制成功,装备适用范围也很窄,维护成本还很高,相当不划算。经过一番研究论证,他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放弃传统研发套路,采用“高性能集群计算机”技术。

    此话一出,立即召来大家反对。因为这一技术太过超前,当时在发达国家也才刚刚兴起,贸然采用新技术风险实在太大!“搞科研,如果患得患失、不敢走新路子,那就是死路一条。”杨丽华说,咱人虽在最基层,可眼睛要盯着世界技术最前沿!

    一向温和的他力排众议,罕见地固执了一回。可“高性能集群计算机”技术单位没人懂,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外某公司虽然提供系统的网络培训课程,但全部学下来得一年时间,学费10多万,时间和经费都不允许。

    杨丽华买来书籍自己学,网上能找到的相关资料几乎全部被他收入囊中,遇到难题就打咨询热线求教。每隔几天,他就把自己掌握的内容教给项目组的其他人员。边学习边开发,摸着石头过河的道路充满艰辛。

    在杨丽华的带动下,原计划3年完成的项目,他们只用了一年多时间。目前,该系统已被总部列为“型号项目”向全军推广,成为该部历史上第一个“型号项目”,在全军同类型单位中,能取得如此成绩的也是屈指可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