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可怕的是那些杀人于无形、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病……
1995年5月14日,一个名叫埃博拉的病毒,在非洲扎伊尔像蝴蝶一样扇了扇翅膀。于是,就引起了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迄今,已造成10次具有规模的爆发流行。今年,非洲西部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等国,再次爆发严重的埃博拉疫情,已经造成1400多人死亡。就连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也有两百多人被感染,一百余人丧生。
世界卫生组织26日晚间发表声明说,将暂时撤出身处塞拉利昂最主要疫区凯拉洪区的所有工作人员。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位于凯拉洪区的工作人员连续运转,已高度疲劳,存在受感染风险。
面对十分猖獗的埃博拉,一时无法取胜,暂作撤退保存实力,也是明智之举。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医疗队也纷纷奔赴疫区,对埃博拉病魔实施围剿。全世界对此严加防范,各国对疑似病例高度监控,据有关方面宣布,中国尚无埃博拉患者。中国的医疗队早已奔赴疫区一线,冒着被感染的生命危险和埃博拉展开生死搏斗……让我们高度关注,并为他们祈福。
不由得想起了中国的“非典”时期,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战斗中,也有不少医护人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和平时期,医护人员就是老百姓的保护神。那时,朝胜在钟南山院士所在的呼吸所采访,一开始还有些提心吊胆。但是,看到那些医生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并非是如临大敌,而是沉着冷静、和颜悦色,让病人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于是,在病房采访的朝胜,也从他们那里获得了勇气,不再紧张。那是一个特殊的战场,身着白衣的医护人员,也是战士,在和强大的病魔作战时,也需要义无返顾、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
在那场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我国传统的中医中药起到了重大作用。朝胜采访了广东省中医中药大学附属中医院,那家医院中收治的病人无一例死亡,医生护士无一例感染。他们给了我一张预防非典的中药药方,我复印了许多份放在包里,从广州到北京几乎是见人就发放一张……
对于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中医中药有没有作用?我请教了广州市名中医、我的好朋友郝建军先生,他斩钉截铁地说,中医中药肯定会有办法。只是不知道派往疫区的医疗队里有没有中医?已经五十多岁的郝建军说,如果需要,我都愿意奔赴疫区一试身手!豪气干云,壮哉大医!于是,谈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病毒疫情,郝建军说道,上医治未病。一直以来都是中医的核心理念。加强保健,防病于未然,才是医之大道。他讲了一个古代名医扁鹊的故事。
齐桓公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高?”扁鹊答“大哥。”齐桓公问“那为何你的名声在外而你大哥二哥却不出名?”扁鹊答“大哥治病重在预防,人将要得病他就能发现即时进行调理使其不得病,治病于无形,所以人不知。二哥治病在于早,人有小恙即能对症使其不恶化。治病于小,所以人以为其不能。而我则专治病于膏肓,人以为我能。而我以为如天下医术皆如大哥,则天下无病,更无扁鹊。”齐桓公听后说:“治病如治天下,至于无形胜于有形。”
这又让我联想起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的故事。“扁鹊过齐,齐桓公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痛,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齐桓公用生命为我们留下了讳疾忌医的生死教训。其实,细想一下,齐桓公的悲哀,在我们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朝胜就是个宁肯和医生朋友喝酒,也不愿找医生看病的傻帽。每年的例行体检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就连自己的糖尿病检测,也有几年不测了。把血糖仪拿出来,电池早就没电了。看看生命在病魔面前的脆弱,看看病入膏肓后的无奈。朝胜下决心痛改前非,认真看病、加强锻炼、控制饮食、规律生活……国人皆能如此,病魔也就无可遁形了!
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病,还不是非典、埃博拉,这些突然爆发的疫情,反倒能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举全球之力聚而歼之。真正可怕的是那些杀人于无形、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病,如脑血管疾病脑中风。据说,脑中风的死亡数,比全部癌症死亡的总和还多。中山大学副校长颜光美教授,花了18年的工夫,破解了“胆固醇代谢的内源性小分子胆甾烷三醇”对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几千年来中医使用牛黄治疗脑中风,靠的就是“胆甾烷三醇”成分。经过18年的研发,颜光美教授带领他的团队终于人工合成了这种小分子,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他们研究开发的1.1类新药“抗脑卒中神经元保护剂”,预期在一年内可进入临床试验,并且具有全球发明专利。这将是人类向死亡率最高的病魔,发起的一次决定性的进攻,胜利指日可待!
既治未病,也治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