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疟疾高发、基础设施落后,医疗、农业、教育等民生领域是中国政府援助乌干达的重要方向。中国对乌干达的援助范围广、服务人口多、援助效果显著,为乌干达民众送去温暖的同时,也使中乌两国友谊不断升温。
据中国援建的纳谷鲁中乌友好医院院长爱德华·纳敦巴介绍,在2013-2014财年,该院为近18万人次乌干达患者提供了免费医疗服务。纳敦巴表示,感谢中国政府不仅援助抗疟药品,还帮助乌干达开展有关研究,这些援助让乌干达民众感受到了中国温度。
中国第16批援乌干达医疗队队长戴峥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的医疗援助,尤其是向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直接面对的是当地最普通、最基层的民众。
“纳谷鲁中乌友好医院是一家公立医院。在当地,广大普通民众才会去公立医院看病。我们在这里开展工作,会让普通民众感受到中国援助的存在,”戴峥介绍说。
据戴峥介绍,中国医疗队曾接待过一名6岁大的疝气患儿,这名患儿因家庭贫困而没钱医治。中国医生免费为他做了手术,且恢复良好,“他的家人很感动,因为不会说英语,当时全家都跪下来向我们表示感谢。我们的医生开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意识到这是他们表达最真诚的感谢时,也激动得热泪盈眶”。
据悉,乌干达整体医疗条件差,如果按照常规医疗标准,则无法开展工作。为此,中国医护人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用消耗少、简单易行的方式实现手术,为大量患者提供服务。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国医护人员不仅直接服务患者,还注意培训当地人才,手把手地传授医疗技术和管理手段。“有一名当地泌尿外科大夫非常虚心好学,他几乎参与每次手术,中国医生也毫无保留地传授有关知识,他目前已经掌握了切刀等外科手术技巧,”戴峥说。
中国援助乌干达的行动不局限于医疗卫生,而是延伸至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
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官员欧阳道冰告诉记者,从2000年以来,中国政府援助乌干达的大部分项目都是民生项目,比如建设医院、学校、农业示范中心等。中国政府从2007年开始每年向乌干达捐赠抗疟药物,且都面向普通民众。
欧阳道冰表示:“我们还努力加强乌干达自身能力建设,比如中国每年邀请大约300名乌干达人前往中国开展短期培训,而且涉及几乎所有行业。”
据悉,针对乌干达水力资源丰富的特点,中国援助乌干达农业示范中心选择了水产项目,这是中国援非项目中唯一的水产示范中心。中国在乌干达还进行技术推广和科研工作,并吸引了邻国卢旺达的官员前来参观学习。
中国援助不仅缓解了乌干达政府的财政负担,还给当地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和培训机会。比如,在中国援助的乌干达政府办公楼项目中,中方承建公司聘用了大量本地员工,在短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且为当地培训了大量技术工人。眼下,不少当地技工已成为中资公司的中层技术骨干。
谈到中国对乌援助,乌干达卫生部常务秘书阿苏曼·卢夸戈表示,中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中国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国家,是非洲国家可以合作并学习的对象,乌方期待与中国开展更多互利共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