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垠
“张家川,其实没有川,几乎全部都是山”,这是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真实写照。在这片黄土高坡最为干旱的地方之一,当地人祖辈肩挑畜驮寻水吃,披星戴月找水吃,人们对水源的渴望超乎想象。
“山里头陡不过大关山,川儿里干不过张家川……人饮(嘛)工程(着)水上了山,甘露水润活了心田……”王成科老汉一曲高亢而悠长的花儿,唱出了当地人从挖坑找水的历史中脱身,到自来水直通入户后的畅快心情。
城里人很难想象,一个五口之家一年只用30吨水是个什么概念。而在张家川县木河乡高山村,一个五口之家外加饲养两头牲口,一年连30吨水都用不上。
看到记者有些吃惊,年近六十的村党支部书记肖克成赶忙说:“我们祖祖辈辈吃水难,说啥也不能糟践水。虽说现在自来水用起来可方便了,但乡亲们除了吃水用自来水,洗衣服和牲畜饮水还是习惯去山沟里找水。”
肖克成依然记得那些年找水吃的艰辛:从七八岁起,他和哥哥每天半夜三四点去挖好的沟渠接水,抬一桶水来回要花40分钟。去的早能多接点水,晚了就只能等到天亮,人们常为排队接水挣得面红耳赤。
“辛辛苦苦抬回来的是‘泥水’,要沉淀后才能勉强用。常常是吃完的水用来洗脸、洗衣服,为了能让牲口饮用,我们洗衣服都是在水里漂一漂,根本不敢放洗衣粉。”
张家川人的生产生活,始终和寻找水源紧密相连。上世纪90年代末,政府出资挖水窖,“天上掉下水人来吃,地面流的水牲口吃。”肖克成对记者说,收集的雨水储存到自家地窖,暂时缓解了饮水难。但在“十年总有八年旱”的张家川,靠天吃水远不解生活之渴。遇到干旱年份,村民只能从县城买水,原本一立方几元钱的水拉到山里后成本翻了10倍,村民因此每年饮水支出超1000元。
直到2011年,清澈的自来水流进高山村。“一立方水只要3块9,很多村民一年的饮水费用不到120块。”肖克成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出门打工时,再也不用惦念家里老人的吃水问题了。
如今,张家川有效解决了全县19.44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自来水通村率已达100%,但人们在寻找水源的道路上并未止步。
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峡、石峡两座水库,逐渐难以满足当地饮水需求。2010年,张家川启动了富川水源工程,关山水库的建设也被纳入规划之中。“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化作为民办实事的头号工程,投入1.27亿元建成六大跨乡镇、跨流域的集中供水工程。”张家川县县委书记刘长江说,通过东水西调的方式平衡水资源分布,为全县人畜饮水和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证。
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闫冠宇告诉记者,自2005年我国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来,全国累计解决了4.1亿农村居民和3200多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比例由2005年的40%提高到2013年的73%。
数字是枯燥的,带给农民的实惠却摆在眼前。接通自来水后,村民们再也不用跑到几里外的公共浴室洗澡,摆在家里的洗衣机终于派上了用场,许多养殖户不再因为牛羊要喝水而发愁。
在张家川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心,通过自动化控制和安防监控系统,已建成的5个水厂的视频监控直传管理中心。目前,全国已有80%的县成立了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构,81%的县建立了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监测机构。去年7月,张家川县水质检测中心投入使用,每月对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的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等21项指标进行检测检验,以确保群众吃上安全水、放心水。
来自水利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央投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0亿元,以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