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陈瑜)记者今天从国家海洋局了解到,我国第六次北极考察队取得了两项科考新进展——成功布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拖曳式冰浮标及冰漂移浮标阵,为后续大冰站立体作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据项目现场布放负责人李涛介绍,该浮标是由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浅水浮标,由浮体、长度为150米的电缆和CTD(温盐深仪)组成,海域水深为2000多米。浮标主要通过油囊的收缩和扩张实现定期的上浮和下降,来观测冰底到冰下约100米海洋的温盐剖面变化,获取长时序的观测资料和数据,以研究上层海洋与海冰的相互作用,进而研究北极海冰的变化。
在进行综合考察作业的同时,来自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考察队员雷瑞波、陈钟为,乘海豚直升机,以“雪龙”船停船位置为中心,布放了4个冰漂移浮标。加上当天在冰站上布放的1个冰浮标,最终在北极形成了我国首个由5个浮标组成的冰漂移浮标阵。
雷瑞波介绍说,建冰漂移浮标阵是更详细、全面了解海冰形变过程、研究北极海冰变化特点和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过去布放的一些单个、零散的冰浮标,只能观测单个海冰的漂移轨迹。而各个浮冰之间的漂移是不平行的,浮冰与浮冰之间有较大差异,存在汇聚、扩散、剪切和旋转等形变过程,这是单个冰漂移浮标所无法观测到的,必须依赖浮标阵才能把流冰场的形变数据监测出来。相关人员介绍,此次布放的浮标监测参数相对简单,仅包括海冰漂移轨迹(经纬度)、气温、气压等,未来还将考虑布放两三个浮标阵,监测参数也会逐步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