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18日 星期一
达安能源:地沟油里“捞”出绿色产业
林祥聪 本报记者 谢开飞

■创新行动派

    遭人唾弃的“地沟油”竟然变成“香饽饽”?

    “地沟油”里蕴藏着一年几十亿的绿色产业?

    福建达安能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掌门人刘真茂对此精彩作答。作为国内利用“地沟油”生产“炸药专用生物油脂”第一人,他带领达安能源不仅作为主要单位参与国家行业标准起草,获批成为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授予福建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称号……更为了地沟油化害为利的“绿色梦想”,奔走在打造全国最大的废弃油脂生物产业基地之路上。

    让错位资源回归本位:国内首创“炸药专用生物油脂”

    “地沟油”,一个频频刺激公众敏感神经的词汇。

    在常人的眼里,它是地下灰色产业链和食品安全问题的代名词;而在石化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刘真茂,却从脏兮兮的“地沟油”中看到了商机。

    早在2008年,作为民爆企业海峡科化的柴油供应商,达安能源因面临“油荒”无油可供使企业陷入困境。此时“地沟油”危害事件频频曝光,其间也有不少利用“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的消息。刘真茂灵机一动,既然“地沟油”能生产出“生物柴油”,那能不能利用“地沟油”生产炸药专用生物油脂、复合肥防结块剂等,为我国废弃油脂资源再利用开辟条新途径呢?

    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刘真茂却并没有因此退缩。

    在不懈的努力下,达安能源通过多方渠道与南京理工大学、海峡科化达成协议,三方共同研发“炸药专用生物油脂”;在三年的研制过程中,义无反顾地投入巨额研发经费,建设包括实验室及油脂产品中试生产线为一体的研发中心,根据废弃动植物油脂的不同特性,进行了几十次的配方改进和试验、测试。

    在科技的“催化”下,“地沟油”终于发生了化腐朽为神奇的蜕变——

    国内首创的“炸药专用生物油脂”研制成功,不仅改变了工业炸药可燃剂单纯依赖石油资源的局面,有效降低民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生物油相产品的闪点均在170℃以上,比柴油高了120多摄氏度(柴油闪点50多摄氏度),且摩擦感度、撞击感度均优于国家标准,大大提高了炸药制造过程的安全性。2013年6月,三明市科技局组织国内民爆行业专家评审,认为该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12年首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该创业项目获得深圳赛区二等奖、全国总决赛优秀企业奖。在颁奖仪式上,刘真茂深有感触地说:“问题的破解之道,不仅在于‘堵’,更在于‘疏’,将放错位置的资源回归本位,赋予地沟油新的价值,造就一个新的绿色产业。”

    借力创新创业大赛:驶入发展“快车道”

    自从参加首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一年多来,原本默默无闻的达安能源, 凭借“炸药专用生物油脂”项目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享誉一方的“明星企业”。

    同时,借力创新创业大赛以及科技部门创新科技项目评价方式,使一系列社会资源加速向科技创新创业倾斜、集结等举措,达安能源也正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通过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这一全国性的科技项目和金融机构对接的平台,不仅进入了科技部门各个扶持政策的项目库,而且提高了曝光率,得到了银行授信、上市和购并辅导等支持。”刘真茂说,目前公司已获得深圳一创投公司投资入股,助推企业向资本市场迈进。

    如今,企业研发中心经福建省科技厅组织评估,获批成为“福建省废弃动植物油脂资源化利用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从“点对点”的单打独斗,提升为“面对面”的全方位合作,同时依托中心与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作组建研发团队,并申报了8项发明专利,主导制定1项国家标准、2项国家行业标准。

    针对国内炸药专用生物油脂尚无统一的行业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共同制订“炸药专用再生生物复合油脂”国家行业标准,被工信部列入化工行业标准项目计划重点项目,产品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我国工业炸药的年消耗量约为500万吨,按6%的生物油脂使用量计算,全年将使用炸药专用生物复合油30万吨,可替代30万吨0#柴油、石蜡等石油产品,市场空间达30个亿。”看好这一创新产品的前景,刘真茂正在谋划一张更大的蓝图——

    以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依托,申报国家废弃动植物油脂资源化利用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划在3年内,建成年处理10万吨的全国最大的废弃油脂产业化基地,成为全国废弃油脂再生利用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