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驿站
几乎每天都有创业公司倒闭、清算,其数量规模之大你也许还没有意识到。
那么多的初创公司都曾充满了创业激情,而且获得了资本热捧。但事实往往是,它们中的大部分在最后一轮融资之后的20个月就“灰飞烟灭”了。
时至今日,我们很少听到创业公司资金耗尽那些日子的奋斗故事。显然,投资机构不会把它们投资组合中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企业经常挂在“嘴边”。人们只可能从公司极少数创始人的博客上发现“蛛丝马迹”。
相反,只是那些存活下来的创业成功者最终得到了人们的关注:WhatsApp公司被Facebook用19亿美金收购,Snapchat公司在几轮融资后,市值最终上升到几十亿美元。回想起来,这些成功给创业企业罩上了一个耀眼的光环。似乎预示着,即使再艰难,最终都会“不可避免”地找到“难以置信”的出路。
然而,《此路不通》的作者Gideon Lewis-Kraus对创业企业的硅谷掘金之路并不持乐观态度。
尽管Lewis-Kraus是一位生活在纽约的作家,但是他的工作一直是与初创企业打交道。在Lewis-Kraus看来,很多创业者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并且过于乐观,其结果是,他们认为只要足够勤奋和聪明就能够创业成功。
其实,《此路不通》不是一部纪录创业失败史的著作。Lewis-Kraus在书中写了Boomtrain公司(一家在三藩的初创企业,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网络交流平台)两个创始人的故事。一开始,他们在一个企业孵化器中创办了Boomtrain,并且获得了一些启动资金,但是没多久公司的流动资金就几乎耗尽。
Boomtrain公司的创业故事告诉我们,在下一轮融资成功以前,创业者是否具备能够经受得住“过山车”般冲击力的身心打击,是确保创业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在故事结尾,Boomtrain公司最终获得了2百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而得以存活。)
现在,很多人陆续涌入硅谷,试图把他们的想法在这里变成一个初创企业。实际上,成为一个创业家已经被很多年轻人视为一个非常合乎逻辑的职业选择,Lewis-Kraus说,这就像按照常规选择了一个职业一样——在很多年轻人看来,创业就如同是当了一名律师或会计师。
但事实上,创业并不仅是一份工作而已。Steve Blank是一位曾多次创业,目前在斯坦福、伯克利和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创业家。他认为,创业者更像是一位艺术家。
“在创业热情的引领下,创业者们白手起家,不断创新。” Steve Blank说,“如果创业者失去了创新精神,他们将很难从失败的沮丧中重新站立起来。”
理论上讲,不能说哪一个时间就是创业的最佳时机。但是在硅谷,有一个创业黄金法则。与其他地方相比,硅谷素来有“宽容失败”的传统。硅谷对创业失败的容忍,体现在相对客观的指责——创业者执行了失败的商业计划,而不是把创业者“一棒打死”。一直以来,创业者和初创企业从硅谷“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中受益良多。
尽管如此,创业大多是悲剧收场。一项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调查显示,从获得最后一轮风险投资的时间算起,71%的创业企业的存活期都没有超过20个月。(文/杨靖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