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31日 星期四
难获捐赠的国内高校本身当自省
吴佳珅

    ■教育时评

    前不久,潘石屹与哈佛大学方签订协议,捐资1500万美元(约9300万人民币),设立SOHO中国助学金。这一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发酵,不少人质疑潘石屹“吃里扒外”,为何不捐钱给国内大学。似乎是英雄所见略同,2010年,中国留学生张磊承诺向耶鲁大学捐赠近900万美元,并认为耶鲁改变了他的一生。张磊“胳膊肘往外拐”的行为让他在当时受到许多国人的谩骂。

    这两件捐赠事件有着相似的情节和结果。在事件的背后,国内高校难获个人和社会的捐赠似乎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着实发人深思。

    为什么国内高校难获得捐赠?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内的高校难以获取认可。除了教学育人方面的“硬伤”外,许多大学对待学生的管理方式刻板严肃,不近人情。缺乏人文关怀的管理方式让人齿冷。比如,对于部分家境贫寒暂时无力交纳学费的学生,不少高校以扣留其毕业证为手段,逼迫其交纳。这样的行为俨然是地道的市场交易的行为,一手交钱,一手交毕业证。对于如此急功近利的母校,是很难让校友们找到可以捐赠理由的。

    此外,国内许多大学的办学理念带有非常浓厚的政绩色彩。这样的理念注定是政绩第一,学生第二。为了顺利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估,可以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义务劳动。为了让前来视察的领导满意,甚至可以安排学生停课接待。一旦有了政绩观这根指挥棒,学生的切身利益便很自然被置之度外了。

    回到捐赠的本身,目前国内的大学普遍缺乏对于捐赠财物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捐赠财物的流通去向并不透明,这很容易让某些不自觉者中饱私囊。假如所捐赠之物不能用于学生和教学本身,而是沦落至个别人手中,那么对于捐赠者而言,将会是非常心痛的事情了。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已故知名慈善家邵逸夫为内地教育事业捐赠近50亿港币,他捐资建成的逸夫教学楼、逸夫体育馆遍及国内众多院校,他的善举铭记于莘莘学子心中。如此大手笔的捐赠,如何才能保证最大程度用于学生?他的做法是,赠款项目采取捐款与项目单位资金配套的方式,这给教育捐赠上了深刻的一课。

    需要指出的是,在捐赠事件的背后,折射出国内高校普遍陷入了信任危机。看似是人们对于有形捐赠钱财用途的怀疑,实则是人们对于国内高校办学育人理念一整套行为方式的不认可。在捐赠事件中,应该反思的绝非是潘石屹张磊这样的热心捐助者,而是那些难获社会捐赠的国内高校。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