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13日 星期日
灵创团队的产学研生态链

    本报记者 刘晓莹

    “喊了这么多年‘产学研’,总有些‘叫好不叫座’的感觉,离‘到位’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而灵创团队的尝试无疑是一种创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武夷山研究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今年是灵创团队成立30周年,近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这支队伍的创始人之一——北京邮电大学杨义先教授请来,分享产学研创新团队的成长故事。

    教授们都乐意“把钱变成技术”,却不愿意“把技术变成钱”——在杨义先看来,这是产学研生态链上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么,‘产学研’就是空话、废话。”

    为了闯过“这一关”,30年前,杨义先和钮心忻教授联合一批志同道合的教育家、科学家、企业家和自由职业者等组成了一支专注于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的跨机构集体,灵创团队就此诞生。他们决定不再回避“钱”的问题,不仅要将高科技成果转化成财富,还要用这些财富去养活更多的高科技。

    面对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要经得起“谩骂”:“同样都是教授,你咋那么富有?”杨义先说,“谈钱就成了‘商人’,当然也就等于‘奸商’。放着高傲的教授不当,有几人愿意把‘奸商’的帽子戴在头上呢?”

    自建立以来,灵创一直顶着这样的压力。“这个团队的特征在于把产学研的外部关系‘内部化’,组成产学研生态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不同机构,往往都是灵创团队的成员。”对新型科研组织有着一定关注的武夷山介绍说,“团队中有人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办了企业,有企业家创建了自己的民营科研机构。除此之外,团队成员还在有意识地去培养能够参与这种协作模式的学生,让他们接触从科研到成果转化的全过程。”

    武夷山将这样的模式评价为“把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不同环节打通,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他同时也表示:“因为毕竟是不同的机构,合作起来总会有困难”。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灵创团队主张“一山多虎”。

    身为“知识分子”的一员,杨义先也坦言“我们的‘毛病’真的不少”:虽然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但难免“自视清高”,有的时候“宁做鸡头,不当凤尾”,与他人协作,不如当个“个体户”,甚至有时会“心口不一”。“这就需要我们去充分挖掘各‘虎’之间的需求互补性,随时进行微调,在责权利平衡的原则下,尽量满足每个人的愿望。”他表示,“其实,不同‘虎’的需求是不相同的,同一只‘虎’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其需求也是不同的。比如,某‘虎’的小孩要上学时,团队帮忙解决其后顾之忧后,该‘虎’就会在其他方面甘愿牺牲,为团队的发展竭尽全力。”

    除了人员管理,科研单位中的各类考核也是灵创面对的“团队杀手”:论文数目、职称评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灵创团队向单位争取特殊政策,即允许对团队进行“打包考核”的制度,而不是单独对每个人进行考核。“比如我们30人的一个团队,擅长授课的就去分管教学,擅长做学问的就专注在科研上,适合对接市场、转化孵化的这部分人就去了解需求。单位给的那些量化的考核,比如发表文章的数目,我们整个团队能够完成个体考核指标的总和,即算通过。”杨义先说。

    有时候,灵创团队也不得不面对“一山不容二虎”的情形:“即使是碰到‘职称撞车’这种严重的事故,只要做好充分沟通,做好利益平衡,大家开诚布公,也是可以化险为夷的。想要做到这一点,团队需有足够的吸引力,使每个人的收获都要远远大于他‘自立山头’的收获。”在杨义先看来,只要充分发挥好边际效益,这种“1+1>2”的效果是完全可能的。

    类似的例子在灵创团队中不胜枚举,比如北京邮电大学的李丽香教授即是灵创团队培养出的博士生,自从其博士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李丽香几乎再也没有出过高水平的成果,却一直在不停地出国访问或讲学。“外界各种议论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人怀疑她已经江郎才尽。”杨义先说。

    但是在灵创团队里,李丽香得到了坚定不移的支持,她潜心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不需要把心思花在“论文篇数”上,而且这样一干就是五年。今年,李丽香的一项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关注,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该成果有望转化为“比谷歌还智能化的搜索算法”。目前,这一成果已在灵创团队内启动成果转化。

    杨义先觉得,真正的“产学研”应该是“活的”和“可用的”,而不是“死的”和“供展览的”。“大家都在找‘蓝海’,其实‘产学研的生态链’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蓝海’,只要坚持下去,认真投入,就一定能够兴旺发达!”他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