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延斌
绿博园里的瓜果批发市场上,横七竖八的停着各式三轮车、四轮车,车里装着新摘的洋香瓜,把车身压得很低。一箱箱早已包装好的香瓜,此时敞开了口,露出贴着商标的金灿灿肚皮,在阳光下晃着人们的眼。
五一时节,早上八点不到,聊城市燕店镇的乡亲们便载着新摘的香瓜,从这个当地最大的香瓜批发市场北门鱼贯而入。阳光从市场顶棚的缝隙间漏下来,落在一个个移动的遮阳帽上。
“去年的洋香瓜市场价每斤2块多,我的瓜应该能卖8块钱。”站在遮阳帽中间,绿博园园主康子龙打开了话匣子,今天是香瓜上市第一天,但他的香瓜却还在大棚里卯劲长个,30天之后,也就是“遮阳帽”们的第一茬瓜卖的差不多的时候,才是“子龙香瓜”的上场时间。
同样的三个大棚,普通村民的净收入能达到6万,康子龙的却达到了10、11万,后者比前者多卖了四五万,凭什么?
“生了病”的土地坑了谁?
一亩见方的大棚里,发蔫的秧子从这头延伸到那头,仔细观察秧苗,细微的小虫子聚集在植物的茎叶上。这是种了20年香瓜的康子龙遇到的麻烦事。只不过,他搞不明白,自己很注意防治,各种营养、肥料也上的特别勤,为何还会出现这些灾害?
“拔苗助长,不住的往土地里灌肥,灌药,这就是后果。”山东商道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冯锡鸿看得明白,症结不是出在秧苗上,而是出在土地上——土地病了。
化肥和农药投入及伴随的劳力成本是中国粮食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成本不必要的增加,而且农药残留使农产品质量下降。农民收入减少,不但是生产成本的增加,而且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使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属性退化,最终农田将成为不生产的化学地。
在产业链条的终端,康子龙可能并不知道这些带毒农产品的最终“消化者”——千家万户的消费者。“比如,蔬菜农药、化肥残留超标,会直接危及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肝、肾等重要器官,甚至引起急性中毒而致死。”冯锡鸿说。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对数以亿计的农民来说,施用化肥农药是“慢性自杀”,不施用化肥农药却是“急性猝死”。因为化肥和农药过度使农产品质量下降的同时,却也使得土壤“中毒”——长期使用会使土壤“上瘾”,也使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属性退化,最终农田将成为难以生产的“不毛之地”。
这是农业、农民难以承受之重,冯锡鸿觉得自己必须得做点什么。
“人工土壤”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黑乎乎,松散,无尘无味的‘人工土壤’到底是什么东西?”
当1800袋“蔬菜、花卉栽培基质”被堆放到康子龙的大棚前的时候,他围着转了几圈,试图搞明白这个“可以代替土壤的家伙”到底有何神奇。
“我想号召大家搞‘无土栽培’,给你们免费提供栽培基质资源,算是先期试验。发财了,给我本钱;不多赚钱,那就免费。”堪称植物营养的“压缩饼干”的基质是冯锡鸿的最新创造,他想推广。
不过,即使是大户,对冯锡鸿提出的致富新门路,也有顾虑,因为要腾出几个大棚来上马无土栽培项目,这牵涉到将现有大棚腾出来“卷土重来”的损失,也有新技术“冒然”上马带来的风险。
“这玩意怎样?管多大用?种出来的香瓜更好吗?能好多少?比起之前投入大了,赚的多了吗?”传统农民那种“畏首畏尾”的顾虑从中作梗,大户们在试还是不试之间犹豫。
康子龙的一笔账
在大棚中按照一定的间距铺上薄膜,将基质倒在薄膜上,按照薄膜的长度、宽度,摊平,捋顺,用薄膜将基质包起来,上部移入种苗,这个50厘米宽,35厘米深的半封闭的空间就成为香瓜的“安乐窝”。几个月后,眼前的小苗将铆劲窜起,直至成为绿油油的瓜秧,拳头大小的香瓜将会遍布隙缝间。
顺着棚墙,康子龙认真地计算起来,“基质的确比较省。”
“首先是省工,省劲。”因为被薄膜裹了起来,瓜秧没有接触土地的机会,再加上基质自身的抗病性,香瓜便基本杜绝了病虫害的机会,“非常少的病虫害,起码不用打药了,省了几百块钱。”
浇水是滴灌。事前滴灌设备早已铺好,按下电闸,几十分钟之后基质间便滋润过来。而基质的成分之一——蛭石也确保了保水性。
“再者就是省肥了”,康子龙指着脚下的土地,并与旁边的基质对比,“基质本来就是有机绿色肥料,除此之外不用添加任何肥料,而且它可以持续两年发挥效力。而它不接触土壤,土地也得到了休息。”
一亩地的普通大棚种植成本是多少呢?起码从肥料上计算,普通的棚需要投入1500块钱;而一亩基质大棚需要600袋基质,这方面的投入是7800元,此外还有500斤豆饼1200元,地膜有一二百元,公约8600块钱。
因为基质的效力可以支撑两年,这就意味着8600元的成本算是两年的一次性投入,分解到一年便是4300元。
再算下去,便是产量和收入。康子龙种了15个大棚,3个基质大棚,12个普通大棚。这个普通棚洋香瓜年产量可达到10000斤以上,以平均价格每斤两元计算,收入就是两万元;基质大棚出产的香瓜虽然产量低,个头小,但是瓜非常甜,关键是有机、无公害,按照客户已经“预定的价格”:平均价格每斤12元没问题,每一个基质大棚能产出6000多斤瓜,这就是7万元。
对比“1500元与4300元投入,2万与7万元”产出,谁能胜出?
“无土香瓜”的招牌是什么
五、六、七月份是香瓜集中上市的时节。
走进燕店镇绿博园示范基地的大棚,“吊”在空中的瓜秧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香瓜,笑弯了腰。“无土栽培的瓜菜,不施用农家肥料,病虫害相对较少,不喷洒除草剂,因此产品不仅品质好,还香甜爽口。”
面对着南来北往的客户,康子龙显然学会了如何寻找基质香瓜的“卖点”,如何推销自己的“有机香瓜”。这两年通过基质栽培,他的无公害有机香瓜也慢慢打出了名气:
“你看看,原先家里的瓜犯愁卖不出去,人家不认识,拿到市场上卖比加激素的瓜价格都低。但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很多,大家也慢慢认识到了,用基质培育出的瓜是个好东西,这不,价格也上来了,北京的客户都需要提前预定我的瓜。”
康子龙三个大棚用了冯锡鸿提供的基质,“甜蜜蜜”成为它们的显著标志。此外,基质大棚“省劲、省水、省钱”——这个消息很快在整个县里传开了。
“香瓜吃上‘营养餐’,每斤香瓜比普通种植的香瓜多卖10元,口感好了顾客满意,收入多了瓜农高兴。”在冯锡鸿基质带动下,不仅仅绿博园,莘县众多农业合作社也打出了有机牌。山东莘县常年瓜菜菌播种面积达90多万亩,被誉为“中国香瓜之乡”。莘县仅在北京新发地一家市场年销售额就达4亿元,香瓜销量更是占据了北京香瓜市场份额的70%以上。
首战告捷让冯锡鸿有了更大的野心,“明年我这个无土栽培带动一部分老百姓,我估计可以带动周围100多户农民致富,我保证他们的收入比普通的种户高出来百分之二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