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如何包装一个明星?
——国网山东淄博供电公司创新故事之三
本报记者 魏东 本报通讯员 远德亮 毕乃文

    只要不加班,淄博高新供电中心用电检查员朱俊时的业余时间大部分都泡在班组里的“善小”图书室。工作没几年,他已在淄博市用电检查员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第一名,并被授予淄博市青年岗位技术能手、山东省技术能手等称号。

    是什么让这个年轻人对书如痴如醉?淄博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赵峰给出了答案:“对于班组建设,我们抓了‘四小、两室’。‘四小’,即小食堂、活动室、阅览室、小浴室;‘两室’即创新工作室和大讲堂。将班组建设指标化、数字化考核,使年轻职工主动融入班组,获得他们成长所需要的东西。”

    班组建设,是国网淄博供电公司近几年主抓的一个工程,其目的便是“造星”:帮助班组确立发展愿景,为每名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推出明星品牌、“善小”品牌、创新品牌三大示范工程。班组建设看上去是一个务虚的工程,但只要将指标化,数字化落实,并加以考核,系统自上而下的能动性便激发了出来。“系统里走的是两条路,我在管控与考核班员的同时,车间和公司也在通过这套系统对我们班组进行全方位的管控与指导。”变电运维工区张店运维班的班长刘金刚说,如此一来,人人都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好自己的事情,并享受着成长的红利。

    2012年,检修试验工区“变检之星”QC小组的赵利、岳增伟、刘泊辰3人,站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质量管理小组大会的主会场上,用流利的英语向世界发布该班组发明的创新成果“研制光声光谱六氟化硫气体分解产物检测仪”,赢得了来自全球2000多名专家的掌声,并最终问鼎大会最高奖。

    “一边把研究课题放下去,一边再将各项成果收上来,中间做好统筹协调、统一管理,全公司内形成了人人爱好创新、人人参与创新、人人有创新成果的良好格局。”公司党委书记吕学贵是公司创新成果的指导评委,他对这样的创新氛围颇感兴奋。

    把员工的各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定期交流、推广普及,这是淄博供电公司努力营造的创新氛围;此外,他们还大力弘扬“首创精神”,在一线班组涌现出“研究生创新团队”“优质服务彩虹精灵”“党员创新小组”等20多个创新团队。“班组的成长环境太好了,人人有目标,我要做业务的尖子,去争全国第一。”用电检查员朱俊时对工作卯足了劲儿。有了班组的“包装”,成百上千的朱俊时正走在成为技术明星的道路上。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