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 靖
放眼全球,在能源、材料、信息等领域,正孕育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而与之俱来的全球第三次产业变革,势必将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国家要务的执行,造就一个巨大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外部环境。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行动方略,它也将是贯穿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的重大战略抉择。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第三次产业变革所触发的世界发展格局大调整和大变动,面对即将出现的国际产业分工大变局,只有坚定不移地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扣紧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这一调整经济结构的“总开关”,才能使经济转型提速成为现实。
纵观历史,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基础的第一次产业变革,始作用于以蒸汽机技术发明为代表的科技创新。由此,工业大规模生产逐步替代传统手工业,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而自19世纪末以来,以石油为主要能源基础的第二次产业变革,则是由电力、交通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所驱动,自此,世界经济发展重心从曾经在18世纪引领第一次产业变革的英国,逐渐向美国转移。
探究当今欧美,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重创其主要发达经济体,在劳动就业率持续低迷和经济增长乏力的多重压力下,欧美发达国家开始深度反思、痛定思痛,意识到要摒弃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过度单纯依赖虚拟经济驱动发展的方式。它们纷纷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再造实体经济的“回归”战略。其中,美国出台了《复兴法案》和《创新战略》,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等为支柱;欧盟出台2020战略,明确要把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R&D/GDP),从1.9%提高到3%。
反观国内,2005年至2012年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1.32%上升到1.97%,年均增长20%以上。此期间我国科研人员储量和各项科技产出指标也随之大跨步跃升,截至2012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20万人年,稳居世界第一;而SCI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数快速增长,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1.7万件,稳居世界第三。全国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超过20%,达到6400亿元。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持续快速增长,达到约10万亿元。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国预计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2010年颁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由目前第21位上升至前18位”。而根据《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2》,以中国2011年人均GDP6000美元为计,与处在人均GDP同一水平线上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国家创新能力已明显胜出。
事实证明,“十一五”以来,我国全社会持续增长的科技投入,成为稳定科研队伍的重要保障之一。目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活跃着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为中国科技创新水平持续增长创造了核心竞争力。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不仅没有过多受到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而且,成为全球经济企稳回升的过程中积极因素。应该说,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是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内生动力”。
然而,不得不承认,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研基础“底子薄”,中国当前的科研积累依旧不足,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空间依然很大。国际经验表明,企业创新能力的强与弱,不仅关系到国家创新能力的高与低,更会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据统计,2000至2011年期间,头号科技强国美国的企业创新能力国际排名一直雄踞首位。
众所周知,美国硅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其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得益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硅谷涌现出的一大批活跃在信息产业的创新型企业。以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支撑的硅谷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成为21世纪初,出现在美国本土的一种“高增长、低膨胀”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的经典范本。但是,硅谷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在归功于毗邻落基山脉斯坦福等大学的人才集聚和高水平研究开发能力的同时,也要归功于在硅谷地区所形成的以市场为主导的科技投入方式,它大幅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效率,也使微软、谷歌等一批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夫子的话放在2000多年以后依然受用。目前,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已作为我国特有的,能有效促进基于市场机制科技投入方式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而科技金融,在推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速提升我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各个环节中的重要作用也正在日益凸显。
曾几何时,《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首次提出设立创业投资和开办科技贷款,时至今日,科技金融工作已在中国走过了二十多年历程,尤其是在2010年,科技部与“一行三会”在全国16个地区联合开展科技与金融试点,颁布“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意见”以来,全国正在探索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新模式和新政策。科技金融的内涵和外延在理论和实践范畴得到了不断丰富和拓展。在中国,这一支撑科技创新的创新方法实践,基于市场机制来判断的科技投入取向,将更能帮到来自企业的创新实践者们。届时,来自世界第三次产业变革的新挑战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