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03日 星期四
一支铅笔的创新里程
——国网山东淄博供电公司创新故事之二
本报记者 魏东 本报通讯员 王凌云 毕乃文

    还是春季,往返于多个春检现场的变电检修室员工陈勇强遇到了两个难题:一是有3台变压器同时冲洗,人员明显不够用;二是气温较低,用水冲洗后很多水珠留在设备上,有安全隐患。

    遇到什么难题,就解决什么难题。10年了,李志刚一直在向变电检修室的年轻人们灌输这个理念。作为变电检修室书记,他从上世纪80年代便开始搞发明,算至今日,小发明小创造数以千计,最近的一项,便是3D仿真培训系统:电脑上,随意点出一个500千伏变压器的整体3D模型,任意点击某一位置,这个部位便分解为若干个零件,再点击其中某一零件,它会分解得更细。以此类推,直至分解到最小部件为止,哪怕是一个螺母。3D仿真培训系统的研发源于实际需求,为青年职工补上无法到设备现场拆装带电设备的关键一课。

    站在国网淄博供电公司雄心勃勃的创新战略下,陈勇强的两个难题和李志刚的发明创造代表着普遍的价值观:创新要从一线中来,接地气;到一线中去,为实践服务。

    “公司发展要走在前头,不先行一步,不大胆创新是不行的。”作为淄博供电公司的当家人,李建鹏致力于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先进评选、业绩考核灌输到每一位淄电人心中。“要把创新创效工作纳入先进评选、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保障有力的激励机制。”

    驱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做到驱鸟却不伤鸟,这是输电线路“超声波驱鸟器”的功用;线路接点电阻大,有高温熔断的可能,“接点温度警告螺母”参照温控开关设计,实现高温报警……淄博供电一线职工成果展,是激励机制效果的最好“代言者”:数百位一线职工的创造并没有“国际先进”或者“国内领先”的声名显赫,大多数如生活中的油盐酱醋,从一线中提取而来,最终投向一线的需求。

    琳琅满目的展品中,“笼形滚动式火花间隙测零系统”“隧道无动力通风与智能检测装置”等不仅拿下了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一等奖,还相继获得了几项国家专利,但这每一项创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不是脱离实际的“无病呻吟”,而是扎根于实践。

    李志刚所代表的淄博供电老资格员工,无疑是对创新成果“一线论”最忠诚的拥趸。他所在的创新工作室,发展至今成员已经有70余人,各类创造发明也已经达到500余项。这么多成果,没有一项躲在论文中,都早已安装到淄博全市5938平方公里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上。李志刚说,“它们没一项是多余的,都在实践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一支铅笔,原先是圆柱型的,放在桌子上易滚;而将之做成棱柱型,则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小发明、小创造不起眼,但实用,也是创新,也产生专利。”在淄博供电公司内部,这支广为流传的“铅笔”理论鼓舞和刺激着一茬接一茬的一线职工投入创新的洋流中。眼下,类似的小发明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在领导眼中,只有这种小创新意识的积累,有着战略性的意义:它们会“汇流成河”,成长为大创新、大革新、大专利。但在一线工人眼中,小发明小创新更多地体现在账单中,“别看只是小创新、小改造,效益可不小。”变电检修室主任高鹏算了一笔账,淄博电网有38台需要定期冲洗的强制散热变压器,仅2013年这套装置就节省成本10.47万元,比原来降低了85%。

    领导的重视和工人的踊跃,推进和延伸着这支铅笔的创新里程。

    一个可以佐证的事实是:近年来,淄博供电公司创新创效与管理提升并重,每个班组都有至少一个QC小组在活动,通过创新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将好想法变成好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今,他们已累计获得41个“国优”小组,稳居全省首位,各类创新成果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不断攀升。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