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02日 星期三
六 平 方 米 的 世 界
—— 国网山东淄博供电公司创新故事之一
本报记者 魏东 本报通讯员 远德亮 王凌云

    天刚蒙蒙亮,位于国网淄博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的一间小屋里透出疲乏的光。6平方米的空间里,五六台电脑已显拥挤,堆叠的电路板、书籍又来添乱。刚刚经历了一个不眠夜,陈文栋和“善小”卓越工作室的同事们没有伸懒腰的时间,成果正向研发“深水区”挺进。

    这个拥有68名成员的创新工作室,连续五年斩获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拿下35项国家专利。

    探路多年,淄博供电公司建立了“五个机制”,即评价机制、选(人才)树(典型)机制、“双师带徒”机制、宣传机制、成果转化机制,以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不断加强工作室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促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原先需要10人6小时才能完成的变压器更换工作,现在只需要4个人2小时便可以完成。这是便携式重型设备搬运装置的神奇。旺泉创新工作室的这一项发明节省了人工、吊车装卸费用,也不受地形因素和空间位置影响。

    在淄博供电22个不同类型的职工创新工作室中,这样的成果随处可见。它们不求高深,但求实用。以工作室为平台,通过定期进行的交流研讨,对遇到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全面解读,找出问题关键点,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并将解决办法在实际生产中加以运用。一个不容忽视的数据是:近年来,22个工作室的412项创新成果已经创造经济效益近7000万元。

    “从独立独行的‘孙悟空’转变为带领大家取经的‘唐僧’。”葛旺泉毫不隐瞒自己的成长,以他名字命名的旺泉创新工作室成立12年了。在传帮带中,这位淄博市十大金牌工人也从一个善于单打独斗的年轻小伙子成了沉稳成熟的带头人,“原先是自己好,现在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正是遍布在各个班组的创新工作室,让一批又一批新进企业的“菜鸟”,迅速成长为各个岗位上的骨干。在淄博供电公司,“传、帮、带”是工作室的一项基本职能。这个类似于“黄埔军校”的机构采用的是“营盘是铁打的、兵是流动的”这一形态。老师们在现场作业中、在业务交流中、在项目研发中启迪新人,使后者从刚开始的项目旁观者到参与者,直至成长为主导者。这种“扶上马、送一程”的方式使一大批新人脱颖而出。

    创新工作室建设带动和深化了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成为淄博供电公司劳动竞赛的闪亮品牌。一线职工借助工作室这个平台,争当勤奋学习的知识型员工、艰苦创业的奋斗型员工、勇于创新的智能型员工、敬业奉献的事业型员工,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集体的智慧力量,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澎湃的动力和不竭的活力。

    激活了人,也就激活了企业的创新力。近年来,淄博供电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11个班组获省级“工人先锋号”称号,5个班组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4项QC成果参加国际发布,42项成果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一等奖。

    在6平方米的空间里探索创新的世界,22个创新工作室的能量正在改变着淄博供电公司的未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