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02日 星期三
81与1.2亿背后的故事
文·本报记者 林莉君
浙江省2014年科技成果竞价(拍卖)现场

    6月30日,浙江省2014年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上,“盐酸头孢卡品酯片”“PU发泡PE包覆膜”等在内92项科技成果以竞价拍卖的形式向企业出售,涉及电子信息、机械、生物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农业等多个领域。经过激烈角逐共成交81项成果,总起拍价8690万元,总成交金额12068万元。

    这已经是浙江省第三次举办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参加拍卖的科技成果有28项来自省外,个人项目3项,其中一项来自芬兰。前来竞拍的企业180多家,并吸引了三四百家科技企业前来观摩竞拍。一个省里举办的科技成果拍卖会为何有这么大的吸引力?81项科技成果缘何能拍出1.2亿元?

    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 实现供求双方对接

    此次起拍价最高的项目来自浙江大学,他们研发的“五项化工专利技术”科技成果包含一系列纳米粒子和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起拍价600万,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1000万成交。

    拍得浙大的这个化工联合专利项目的企业,是浙江碳谷上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瑜在整个竞拍过程中,举了两次牌,第一次在起拍价基础上亮出650万;在看到竞拍价格飙升到900万之后,她直接叫价1000万元,最终顺利将“五项化工专利技术”收入囊中。

    “我们就是冲着石墨烯的制备专利来的,没想到这个项目的竞争这么激烈。之前心理预期价位是800万元,不过1000万也是我们投资人认可的范围,我们抱着势在必得的心态来的。”张瑜说,“碳谷上希”是一家新材料领域的科技公司,2010年,英国科学家因为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片石墨烯而获得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司负责人就开始关注这个新材料领域。

    对于此次竞拍,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说:“科技成果竞价(拍卖)活动是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方式的一种尝试和探索。它的核心是由市场发挥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本次科技成果拍卖由于事前作了大量调研和介绍,企业对科技成果较为了解,因此不少企业抱着信心而来,成果拍卖竞争激烈。”

    2012年,浙江首次尝试科技成果拍卖活动,共有18项科技成果参与拍卖,起拍价1633万元,实际成交价2115万元。在2013年,拍卖规模迅速扩大,共174项成果参与拍卖,参拍企业近500家,成交价2.68亿元,成为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成果种类最多、涉及领域最广的科技成果拍卖活动。

    为了顺利开展这次科技成果竞拍活动,浙江科技部门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研究、了解供需两方的要求,第一时间掌握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急需哪些技术?走访科研单位,调研供方有哪些需要转化的技术。经过筛选,选择了一批契合性比较全面的项目参加竞拍。

    发挥科技中介作用 为科技成果找到“婆家”

    拍卖会上,一项名为“盐酸头孢卡品酯片”的科技成果,起拍价30万,最终以240万元成交,溢价8倍。

    拍得这一生物医药技术的是优胜美特制药有限公司。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四五月份的时候,通过浙江省科技厅,公司高层已经和“盐酸头孢卡品酯片”成果拥有方成都邦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有过接触,详细了解了这项科技成果的各项指标,以及存在的风险,这项技术确实是公司创新发展过程中急需的生物医药技术。

    成都邦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成果不仅要“送上马”,还要“扶一程”。 他们今后将与优胜美特制药有限公司密切合作,对生产工艺给予相关指导,并在后续研发中开展稳定性研究。

    其余的不少科技成果竞拍,也都由多家企业一路加价后找到了“婆家”。

    在周国辉看来,“科技成果,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一方面,它不是具体有形的商品,而是可能成为商品的技术方案和项目,因此具有不确定性、不可体验性和不完全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技术交易作为要素市场,又不同于一般的资本、股权、土地等要素市场,技术要素始终是同人联系在一起,所以技术作为生产要素,也是不完整的。因此,如何加强对接、撮合,增强了解、体验,优化咨询、服务,降低成本、风险,显得十分的重要和必要。”

    周国辉认为,要为科技成果找到“婆家”,就要求科技部门充分发挥科技中介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技术经纪人的作用,在科技成果对接中,做好信息披露,预先让企业和科技成果拥有方进行沟通,做好初步对接。使技术供需双方深刻体会技术成果的价值和技术交易的前景。

    “今后,浙江省每年将举办两场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进一步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机制,加强技术市场体系建设。今后科技市场的建设要进一步经常化,做到年有活动周、季有活动日、日有交易会,真正办成永不落幕的科技交易大市场。”周国辉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