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看台
“我们想做的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高精尖的研究。就想踏踏实实地琢磨把新技术结合到老旧设备上,让老旧的系统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说这话的人语调平缓、不徐不疾。
如果不是身处“王长东技能大师工作室”,亲眼看到摆放整齐的创新成果,记者绝对不会想到,这个平和的中年男人就是国家级的“技能大师”。满墙的荣誉奖状刚刚更新过一块,今年王长东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我们的工作室成员共有39人,其中核心成员17个。工作室传承的是带头作用,将好的方法理念传给大家,形成一个人人能创新的好氛围。”王长东始终强调工作室是一个集体,不谈自己。其实,王长东正是这个创新团队的灵魂人物。
毕业时只是中专学历,但王长东在通往大师的路上走得踏实,肯干肯钻研,成了他的标签。1992年,王长东分配到黑龙江鸡西供电公司调度所远动班,从事调度自动化工作。远动班工作专业性很强,同时,调度自动化专业又是集自动控制理论、数据传输理论、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专业理论更新快,软硬件升级频繁。
起点不高,但王长东爱学习、善于学习。他用C语言编制的调度负荷统计自动化软件,获黑龙江省QC成果一等奖。2000年,王长东挑起了远动班班长的担子。2004年,在密山县一次变综自改造过程中,他提出了由现场电缆过渡改为主站软硬件结合过渡。这一方法消除了现场作业的安全隐患,缩短了工期,节约了电缆。他还妥善处理了前置机遥信丢失问题,为企业节约资金70余万元。2009年,他提出建设GPRS传输远动信息项目,形成了以地调为中心,覆盖全供电区的GPRS远动信息传输网络,这比建设光纤专用通道节约资金560余万元。
2012年2月,以王长东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是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系统的唯一,同年8月,工作室申报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功。二十余年间,王长东累计为企业提出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数十项,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
每天早上七点多,王长东就会来到单位,把大家收集到的在工作中碰到的“卡脖子”的问题归类,通过网络群发到核心成员那里去。工作室成员被分为8个组,王长东定期和大家一起开会讨论解决方案,对每个小组进行指导。
“他总能说到点子上,提示我们用什么方法,往哪个方向努力。”组员们这样评价王长东。这就是他在多年工作中积累的经验。
相对于一千六百多员工,工作室的几十个成员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辐射力很大。很多人在其引领带动示范作用下,遇到问题后会找到工作室的骨干帮忙,今年3月份工作室又在其公司主页上公布邮箱,一种科研氛围就这样蔓延开来。
“如果你正值青春,请珍惜你的资本,认真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吧,努力工作会让你成为一个年轻有为的男子汉”。2006年,王长东赴藏进行专项技术支持工作。在藏工作期间,王长东面对缺氧带来的强烈高原反应,没有抱怨,没有退却,他常以张书记的这句话激励自己。为取得技术整改的第一手材料,王长东不顾身体不适在雪域高原奔走2400多公里,深入26个厂站实地调研,他指导参与了调度主站整改和子站测试,处理了14项设备安全隐患;参与制定了《西藏电网自动化设备管理规定》等13项制度,设计了西藏调度新大楼自动化建设方案,对15个课题进行专项培训,编制了3套系统运行方案。
看到这里,如果你以为周末都要来工作室的王长东只会工作,那就错了。“这是我自己酿的红葡萄酒,你尝尝。”王长东递给记者一个矿泉水瓶,里面是他新酿的酒。自己找配方,然后改良,王氏葡萄酒就慢慢成熟。
自酿自饮,王长东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酿酒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