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5日 星期三
微创新:一只蚂蚁的生存法则
本报记者 魏 东 本报通讯员 孙宝山

    当了十几年班长之后,39岁的“老实人”庄强最终被“强力”晋升为部室专工;从资产管理到技术专责,金琳在“传统、简单、琐碎”的低技术岗位上“出了彩”;过惯了“抠门的日子”,已50岁的老管近几年焕发了青春,他用300元干出了30万元的活儿,还以一项技术创效160万元。

    大潮汹涌的年代,求变上进的公司不缺乏故事,在国网日照供电公司,庄强、金琳和老管是改革的受益者,他们的故事,代表着一家创新国企的价值取向。

    组建于1991年的日照供电公司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的“小字辈”,但历史短,体量小并不影响他们在创新驱动发展上的勃勃雄心。公司工会主席刘卫东看得明白:“比起兄弟公司,我们在总量、规模上领先很难,但大象有大象的经营之道,蚂蚁有蚂蚁的生存法则,创新驱动,大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资产管理并不是一个容易出成果的岗位,“大家随便想想,设备入库、出库、登记,有何技术含量?”但42岁的金琳却不这样认为。1998年,她在国内电力系统第一个将条形码引入库房,如同超市的结账系统,将每一个设备贴上条形码,并汇总到电脑,这样无论入库设备,还是出库设备,随便一查,诸如设备型号、性能、位置等详细信息一目了然。在一个简单的传统岗位搞创新,金琳凭借5年间的4项科技成果、6项QC成果成就日照供电在此领域内的诸多“首创”。

    “不为获奖而创新,针对企业发展难题设置课题,在公司上下形成齐头并进的局面。”在刘卫东看来,公司“鼓励一线创新”的机制坚持了多年,“不因领导的更替而变化”,也促使大批的金琳和简单实用的成果脱颖而出。

    上世纪九十年代,高考落榜的庄强最终选择了进入技校深造。1995年,他毕业后进入了日照供电公司装表部门工作。装表接电,作为电力工作面向客户的最后一个环节,看上去简单,实则门道繁多。一根根火线、零线,哪些进表,哪些出表,如何接效果最好?都考验着庄强。

    当昔日的同学在行政岗位上火箭般蹿升时,庄强沉下心来。“我总觉得学一门手艺是最重要的。”语言可以平淡,但内心却藏着一团火。十几年间,他的“测量电压用建议装置”等多项成果被推广到整个公司,国家专利、市级奖、省级奖、国家奖一个接着一个。

    这个一线工人“微创新”的故事,反映了基层供电部门多年的努力方向。当多数人都像庄强一样“不求名利,想干点事”时,日照供电公司拓展了用人制度,其核心指向“让每一位踏实干活的人有希望”。

    在技术岗位上达到甚至超越了同龄人的高度,庄强后来想想,人生如同长跑,暂时的领先不代表什么,关键是结果。庄强的故事说明,“一线工人不缺火花,需要的是利益之油。公司设置好平台、阵地和激励机制,一大批人才便涌现出来。”作为日照供电下辖莒县供电公司的员工,老管重复着这几十年的心得,“公司的大环境和个人的小环境塑造了每一个人,我们只能决定小环境,给力的公司大环境才是决定性的,幸运的是,这两方面,我都得到了。”

    “每个领域有每个领域的创新机制。”梳理电力行业“工兵”的创新法则,刘卫东总结出来,“没有高人一等的东西,就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