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磐的凤凰,浴火而重生。部队院校教育教学转型拉开大幕不久,武警警种学院迈开铿锵有力的步伐,披荆斩棘,一路前行。3年过去,警种学院终于实现教学转型华丽转身。
在打破桎梏中重生
【转型看点一】从“一院一系一专业”到“一院四系五专业”,传统优势学科森林防灭火跻身军队“2110”重点学科领域,武警抢险救援成为武警院校主干学科,森林防灭火指挥、武警心理学等特色学科建设有序推进,学科体系建设聚焦应急救援战场,形成可喜的群发态势。
【专家解读】院长徐宝东:院校教育教学转型的发令枪响,各院校闻令而动,可谓百舸竞发。院党委敏锐地意识到:转型不能仅有激情和干劲,思维的桎梏不打破,学院转型发展就会输在起跑线上。为此,院党委从理清办学思路,搞好顶层设计,打破思维藩篱入手,寻求转型发展突破口,确立起“办警种部队满意院校,培养能打胜仗的现代警种警官”的办学目标。
【转型看点二】一份教案动辄上万言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犹如作战命令般简洁凝练、颇具操作性的授课提纲。仅今年上半年,就有6项与应急救援贴得不紧的专题被删减,13部案例类教材、5部想定类教材、4部专题类教材重新编修。
【专家解读】副院长胡诚:转型伊始,学院就已把战斗力标准细化渗透到转型的各个环节。特别是教材,全部围绕任职教育来编写,同时突出实战要求,区分类别,先后重新修订了2/3的教材,并建立教材内容动态更新机制,及时将新理论、新战法、新技术等最新理论成果和部队实践经验纳入教材范围,确保转型发展始终与战斗力建设并轨同行。
【转型看点三】近3年,学院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军地7所知名高校联合办学,选送40多名干部教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创办“半月学术报告”大讲堂,邀请军内外知名学者先后到学院作学术报告,担任客座教授;与三一重工、联想集团等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联创了13个教学实践基地。
【专家解读】训练部长齐方忠:为满足人才培养多样化需求,积极协调各院校每年共同推出一批特色课程和优势学科,构建“合作课程库”。目前,学院与6所高校21门课程实现了互选,接通了国防大学部分数据资源网,使官兵不出校门就能学到其他高校的优质课程。
在脱胎换骨中重生
【转型看点一】转型中,学院先后有4名教员因授课内容与实战需求脱轨被“请”下了讲台,3名教员因教学水平提升太慢,在学院组织的教员资格认证中被亮“黄牌”;一些颇有名望的资深教授相继患上了本领恐慌症,扑下身子对自身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等进行重塑……
【专家解读】政委李保全:近几年,学院抓住院校调整改革之机,从撤并的军队院校选调了200余名专家教授、优秀教员。初入学院,一些同志面对改革转型流露出畏难情绪。学院党委对症下药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利用教员“三考”、“阳光竞聘”、资格认证等有力举措,“逼”着大家主动作为。
【转型看点二】3名在“三考”中考核失利的教官痛定思痛,奋起直追;12名教官在资格认证中成绩优异,成为教学骨干;数十名新进教官拧紧发条,虚心请教,恶补短板……
【专家解读】政治部主任朱圣涛:警种部队人才培养专业性强,现有教员难以满足专业课授课需要,学院积极推行“教官制”,吸纳警种部队优秀人才来院任教组训,一定程度缓解了教员队伍基层任职经历缺乏、能力不足等问题。
【转型看点三】学员们发现,一度上课前整队带队、课余组织小活动、俨然全职保姆的学员队干部,如今都已悄然变身为学院“兼职教员”。
【专家解读】应急救援教研室教授李文明:学院机关在对干部任职经历调查时发现,学员队干部大都有营连职主官经历,遂行过森林灭火、抗震救灾等实战任务。为避免优质资源闲置浪费,他们及时引导队干部积极适应办学定位和学员身份变化,调整好角色定位,促使队干部主动变身“兼职教员”,做好接力教学工作。
在聚焦打赢中重生
【转型看点一】一场模拟场景下的应急救援课在国家地震救援训练基地4D影院内展开,交通系学员正置身于山摇地晃的环境中,学习应急救援方法。
【专家解读】副院长肖立华:警种部队作为应急救援的国家队,时刻要面临火灾、地震等诸多自然灾害的考验。这就要求学院必须科学设置教学内容、紧盯实战研练战法,着力培养学员实战指挥的能力。
【转型看点二】10余项聚焦警种部队应急救援和处突维稳的科研成果受表彰,没有实战应用背景的6个项目被亮了黄牌。
【专家解读】训练部副部长宋明丽:学院着眼适应警种部队任务由施工生产向应急救援转型的需求,院领导多次带领科研小组深入部队一线调研,与部队官兵一起梳理总结训练改革、战法研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提升教学科研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转型看点三】十五队学员蒋昊楠受领任务后,处险不惊,运用所学知识排兵布阵,指挥抢险。这一貌似应急救援演练的场景,记录的是学院对任职培训学员现地化考核的一个镜头。
【专家解读】教训督导组组长刘志宏:考评是学习的航标。出什么样的试卷,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鲜明导向。对学员的考核评价如果还停留在学历教育阶段考察知识点的熟记上,就无法反映学员的创新能力。他们还建立部队反馈机制,动态跟踪实习学员、毕业学员在部队成长及表现情况,确保学员能力生成全程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