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
6月18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14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调查到的1977—2013年中国各地区900余位高考状元中,选择就读经济学、工商管理学专业这两大“赚钱”热门专业的人数位列前两位,合计占高考状元总数的38.45%。
此前有报告指出,高校扩招前20年高考状元就读专业的分布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而扩招后10年的高考状元专业选择则明显集中于经济管理、电子信息、计算机等热门专业。其中,经济管理更是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在巅峰的2008年,全国有近七成高考状元选择就读经管专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林牧渔、文哲历史等冷门专业门可罗雀,农学专业在过去36年间甚至没有一位状元报考。
报考哪个专业是考生的自由,我们无从干涉。不过,状元们扎堆“赚钱”热门专业已经不是个体选择,而是演变为一种教育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一个健康的社会,行业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多元化的,但在功利化、世俗化的当下,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个人创造多大经济价值,拥有多少个人财富成为衡量成功与否的主流标尺,即使状元们也不能免俗地奔向“钱程”。
同时,更重要的还在于学生缺乏职业规划,存在盲目报考。厦门大学副教授、博士冯用军一针见血地指出,多数高考状元在选大学时多看牌子、少关注大学的发展环境,挑专业时多随大流奔热门、少立志长远扎根基础学科,于是都集中到了名牌院校的热门专业。另有高校招生人员坦言,很多学生连经济、金融都没分清楚,只是模模糊糊觉得很热门很好就选择了。
人各有志,依照兴趣和特长报考专业理应是百花齐放,而正是这种多样化无形中推动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各个行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状元扎堆热门专业,以及在状元榜样的带动下其他考生的跟风效仿,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的“犹太效应”,这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利的。一方面,热门专业人才严重过剩,加剧同质化竞争。另一方面,很多高考状元不得不中途转换专业或毕业后进入其他专业领域,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日前,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学生薛逸凡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张“一个人的毕业照”,据介绍,北大古生物专业差不多每个年级都只有一个人,还有的年级还是零人。薛逸凡和她的老师同学们对于专业的热爱和坚守让人动容,而这恰恰是我们的高考状元以及很多考生所缺乏的。状元扎堆热门专业不能任由其发展,政府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提高一些弱势行业的财富积累和社会地位;学校和教育部门则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培养,增强基础学科的吸引力,引导学生理性选择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