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 利
■区域零点
又是一年高考时,虽然每年都面临诸多质疑,但它因能让出身、声名大相径庭的学子置于同一起跑线上、并以同样标准竞逐,被认为是最公平、最有激励作用的人才选拔方式。
与之类似,在学术研究领域,不少高校每每听到这样的“传说”,某老师平日名不见经传,可突然发表一篇高影响力因子的国际学术论文,于是破格晋升、待遇跳级、课题翻倍,从“昔日龌龊不足夸”,变成“一朝看尽长安花”。“论文定成败”也被看做是最具说服力、最公平的科研评价方式。
但笔者认为,在近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要求下,以论文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越来越不适应应用研究、产业化开发研究的迫切需求:
其一,由于论文决定了高校申报博士点、硕士点、学科评审以及教师晋升职称、年度考核等,导致教师在研究之前,首先考虑的不是这个课题有无研究价值,而是搞了这个研究、写出东西后能发到什么级别的杂志上。造成很多高校科研成果为数量型而非质量型,即研究人员都只看发表文章的数量、档次,也不考虑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何为社会和经济服务,从而在根本上造成产学研脱节。
其二,即便在最看重论文的基础研究领域,以论文数量为导向的单一评价标准下,一些研究人员容易滋生浮躁心态,片面跟踪国际研究热点,难以潜心从事原创性强的高水平研究,反而阻碍了基础研究的发展。如陷入“从论文中来,到论文中去”的怪圈;研究工作往往只是在别人开创的方向上做一些补充,真正自己创新的、开拓性的较少。
更重要的是,这种让科研成为论文附属物的评价方式,也影响到了一国之本的教育事业——学生们尽管通过了世界上压力最大、规模最大、题目最难的高考;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向全世界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学术刊物投稿,但往往毕业后无法适应企业、市场的直接需求,造成人才供需不对接,在推动我国科研水平、创新能力进步的“大考”中“名落孙山”。
的确,论文是重要的,也应多写,但它应是研究开发成果的总结与升华,是为累积人类智慧、成果交流推广之用,而不是学术成就、个人进阶的敲门砖,更不是衡量科研贡献的“标尺”。近年来,我国论文数量已达世界第一,但引用率却排百名之后,重大创新成果和有重要影响的科学论文往往不尽如人意,也正因如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当前我国不少地方、不少科研领域都已开始尝试破除“论文定成败”的相关改革。而此项改革的重要意义,一如古代著名儒家学者范宁谈及“清谈误国”时所说:何晏、王弼(魏晋时期“玄谈”创始人)之罪,深于桀、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