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09日 星期一
“神奇的种子”山东上市

    科技日报讯 (通讯员王祥峰 记者魏东)王希明与盐碱地打了32年交道,作为山东泽农种业公司总工程师,他一直觉得盐度高于4‰的盐碱地没有长出小麦的可能。5月27日,在山东省农科院、山东省种业集团举办的新品种观摩会现场,王希明和其他39位种业同行见证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在一片泛白的重度盐碱地上,成片的金黄色小麦长势旺盛,即将成熟。无需多言,嗅觉灵敏的山东种业精英们正摩拳擦掌,期待着抢下眼前的这些神奇的小麦品种。

    作为山东省农科院、山东种业集团引进的最新成果,“青麦6号”于2007年选育成功,其丰产、抗旱、品质优良和适应性好的特点,为农业界瞩目——该品种曾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创出旱地全生育期无浇水情况下,千亩方和百亩方平均亩产620.7公斤和703.5公斤的高产纪录,其中一个十亩方平均亩产更达到712.9公斤。该品种早在2009年就被列为山东省小麦直补品种和主推品种。

    干旱和盐碱是制约小麦高产的重要逆境,而这也是这个品种的优势所在。“在重度盐碱地上,原先种棉花,但近几年棉花价格不稳,棉价伤农,但拔了棉花种什么?好像什么也不能种?但地也不能空着啊。”与会的一位种业公司总经理显然对新品种的抗逆性印象深刻,“省农科院和种业集团的这个品种抗逆性不错,适应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产量还很高。它给老百姓解决了一个种什么的难题。”而在泽农种业的王泽明看来,“新品种的最大看点是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增产15%。”与之相佐证的是:2013年6月,在山东省滨州市对该品种的实测中,盐碱地上不但第一次长出了小麦,而且长势更是出乎意料——甚至亩产达到418.23千克。

    实际上,在山东种业集团销售总经理薛新义眼中,新品种的意义不仅在此。环渤海山东、河北、辽宁、天津三省一市中,有4000多万亩的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的盐碱荒地,粮食增产潜力巨大,而新品种的丰收,恰恰为粮食增产提供了一个突破口。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