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8日 星期三
扎根泥土与棉种共成长
—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记事
本报记者 井长水

    在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产业楼大厅的一幅老照片前,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久久伫立。

    老人叫蒋国柱,照片中最左边那个帅气的小伙子就是当年的他。从1957年大学毕业到中棉所至今,蒋国柱已经在这里呆了57年,见证了中棉所成立56年来所有的光阴。

    56年后,中棉所早已经从河南省安阳市白璧镇张家庄村破落不堪的旧址搬离,落户到位于安阳市高新区的“新家”。然而,在这56年里,从第一代中棉所的科研人员种下第一粒棉种,直到科研之花到处盛开的今天,中棉所几代科研人员在农业科研创新的道路上,走过了怎样的岁月和光辉历程?

    从协作推广药剂拌种,实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棉花亩产历史性翻番,到成功培育早熟短季棉,创立了长江、黄河流域麦棉两熟耕作模式;从精心繁育抗病优质棉品种,挽救濒临绝境的新疆南疆棉区,到奋力攻克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育种难关,夺回被国外棉种独霸的市场……

    建所56年来,他们累计培育“中棉所”系列品种90多个,仅在1990—2010年,“中棉所”系列品种就累计推广3.57亿亩,占同期全国棉花种植总面积的26%,最高时达50%。在粮棉油主要农作物中,同一单位品种在全国范围如此长期、大面积推广种植,堪称绝无仅有。

    穷乡僻壤播下第一粒棉种

    中棉所是1957年8月农业部正式发文同意设立的。之后不久,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棉花主产区的安阳市白璧镇,就迎来了一批从北京城里来的人。

    从1958年,中棉所离开北京,整体进驻到四周遍布棉田、去趟镇上都不容易的穷乡僻壤,直到34年后的1992年,才开始向现在的高新区所址搬移。此时,当年风华正茂的第一批中棉所人,已是两鬓飞霜。

    说起当时的艰苦,蒋国柱老人感慨万千:“刚开始真的是平地起家,住在抗战时期留下的小院子里,两个大仓库一样的房子,男的住一块,女的住一块。” 

    不仅住宿简陋,交通更是不便。中棉所离安阳市区有20多公里,当时不通车,步行要走3个多小时。所里的职工户口都在市区,每月发的粮票、布票、副食票根本用不上。

    早出晚归下农田、收集棉花生长数据、为棉花亲本配杂交,这些都是中棉所科学家们的日常工作。那一年,当现任成果转化处处长张西岭的姐姐从农村老家来所里,看到弟弟顶着个破草帽、裤脚沾满泥水从田里赶回所里,为她推开破旧的篱笆院门时,姐姐伤心地哭了起来:“进了国家级研究所的弟弟,怎么寒酸成这个样子,住的都不如老家农村。”

    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第一代中棉所人心无旁骛,默默坚守在自己的科研岗位上,潜心研究棉花生长特性,精心培育棉花新品种,奠定了中棉所在全国棉花科研领域的中心地位。

    此后的一代代中棉所人,秉承艰苦创业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终于成就了中棉所的今天。

    一条小虫引发科技大战

    棉铃虫是一种只有三四厘米长的昆虫,以前并没被人重视。但从1992年起,这种小虫大规模肆虐我国多个产棉区,每年给国家造成几十亿元的经济损失。

    在我国遭遇这场巨大虫害之前,国外科学家已经找到了一种新办法,不用喷农药就能将棉铃虫彻底消灭。得知我国棉铃虫肆虐的情况,一家国外公司提出:如果中国肯出9000万美元的价格,他们可以提供转基因抗虫棉育种材料,但却坚决不出售核心技术,也就是专利权。

    “合同一签就是30年,在这期间,中国不能进行转基因抗虫棉的育种。这样下去,将来中国的棉花安全恐怕要控制在别人的手里了。”现任所长李付广当时还是科研队伍中的一个毛头小伙,但他和其他老专家一样,认识到了受制于人的危险。

    深思熟虑之后,中方科学家们最终决定:不管道路多么坎坷,一定要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基因和国产转基因抗虫棉。

    遭到拒绝的外方跨国公司并未就此打道回府,他们迅速调整战略,采用迂回战术。1997年,跨国公司在河北省和安徽省建立了两个在华子公司,凭借其成熟、领先的技术优势,短短一年时间内,他们的抗虫棉成了中国棉农的“宠儿”。1998年,我国抗虫棉种植面积为380万亩,国外抗虫棉就占到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

    “95%意味着什么?那感觉绝对是兵临城下!”李付广说,“那时候,危机感和耻辱感每天都在刺激着我们的科学家。什么时候我们成功了,我们才能在棉农面前抬起头!”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中棉所和其他科研院所联合,不仅熟练掌握了国外使用的转基因方法,而且还开发了两种新方法,使棉花规模化转基因的能力大大提高,很快具备了年产转基因抗虫棉育种材料1万株左右的能力。

    50%、60%、70%……打破了国外抗虫棉的市场垄断后,国产抗虫棉的市场分额不断提高。如今,国产抗虫棉已经占到98%以上,大型跨国公司已经退出中国。

    一心只为“中国棉”

    老一辈科技人员筚路蓝缕,新一代科技人员栉风沐雨,几代人薪火相传,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辛勤汗水,增加了棉农收入、提高了纺织品质量,为国家棉花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被问起“秘诀”,从院士到所领导,从已退休的老一代科研人员,到年轻的80后,记者听到最多的是两句话,一个是“艰苦奋斗创业”,另一个是“创新驱动发展”。

    上世纪80年代末,新疆棉区病害严重,当地品种大幅度减产,棉花生产严重受挫。通过引种中棉所12、17和19等品种,挽救了被病害所困扰的新疆棉花产业,稳定并发展壮大了新疆棉区。

    生物遗传资源是全世界各国科学与经济发展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2007年12月,由中棉所牵头,自筹经费数千万元与美国农业部南方平原研究中心、华大基因合作,启动了“棉花基因组计划”,在国际上首次开展棉花全基因组测序。

    此外,在国家863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中棉所将10个品种通过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从中发现一株带芽黄标记的棉花光敏不育突变体。经过八年选育,得到遗传较为稳定的遗传材料中9106。目前,研究团队已选配了部分优势杂交组合,最高优势组合可增产17.4%,有望近期获得大规模应用,从而加速强优势杂交棉品种的推广应用。

    “中棉所56年的发展历程中,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是人才。”李付广说。

    “青年人才战略”“50计划”“研究生倍增计划”“青年英才计划”……正是一个个人才计划,2013年中棉所所发表SCI论文45篇,是上年的3倍;申请国家基金项目比上年增加6项,许多团队主动提出到新疆去实施战略转移。2013年,一个年轻的博士由于出色完成任务,拿到17万元。“比我这个所长拿的都多。”李付广的语气里透着欣慰。

    2014年4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到中棉所视察工作。在考察了中棉所日光温室、转基因实验室、早熟育种实验室后,刘延东说:“作为棉花科研的国家队,中棉所始终将创新驱动发展贯穿于研究所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可以说是一个范例。”

    “中棉所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始终将研究方向面对国家的战略需求,为做大做强我国的棉花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要继续探索和实践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科技的体制机制创新;要注重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工作。”刘延东指出,中棉所的科技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以科技的进步来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使科技成果能够惠及整个棉花产业,惠及更多的农民。

    56年来,正是一心只为“中国棉”的坚持从未改变,作为科技储备,中棉所成了中国“棉花梦”的领跑者;正是将“艰苦奋斗创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一代代传承,中棉所才一次又一次将中国棉花生产从悬崖边沿拉起,再推上一个又一个跨越的平台;也正是扎根泥土,把“心脏”始终稳定在我国棉区中心,才能够将科研基地遍布我国棉花主产区的各个角落。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