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19日 星期一
51岁的“年轻人”
——国网山东电科院首席专家李辛庚小记
本报通讯员 张劲

    51岁这年,李辛庚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的劳动模范,作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新材料与腐蚀防护领域的首席专家,李辛庚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获得者,曾多次荣获省部级的科技奖励,荣膺“山东省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众所周知,搞科研是一条又苦又累的路。但是李辛庚却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31年。李辛庚的徒弟樊志彬深有感触地说:“李老师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每天都是最早到实验室,最晚离开的,晚上和节假日加班更是常有的事。这种敬业精神,让我们都汗颜。每次我们跟他讨论专业上的问题,他都是那样有激情。他是真的热爱这个专业!”李辛庚笑呵呵地解释,“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我对材料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才能沉下心来在科研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搞科研工作,最离不开的就是创新。李辛庚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7项,可谓硕果累累。“我不相信天分,创新应该源于不断地学习,更是失败的积累与思考。”李辛庚常常这样跟自己的团队成员说,“搞科研工作,最难忍受的是寂寞和失败。在寂寞中要坚持,在失败面前更要坚持。成功源于再试一次的执着。”

    目前,接地材料主要采用镀锌钢和纯铜(包括铜包钢)。“能不能研究出一种新型材料规避镀锌钢和纯铜的缺点呢?”这个想法让李辛庚自2006年起就投入了一场新的攻坚战。经过广泛调研、深入分析、涂层配方设计、涂层性能试验等长期艰苦的尝试研究,2010年8月,提出了一种新型接地材料的配方。行业内有句名言“三分配方,七分工艺。”紧接着更让人头疼的事就是没有厂家能加工出这样的材料。做了三个月试验,经过失败再改进再失败再尝试的漫长过程,2011年5月12日,第一批样品终于成功制成!

    为了验证该新型材料的耐腐蚀性,一向严谨的李辛庚带领团队做了长达450天的长周期埋地腐蚀试验,结果表明耐腐蚀、热稳定和接地性能等指标满足有关标准要求。该新型材料耐腐蚀寿命为镀锌钢的3倍以上,导通性能与铜相近,而同寿命价格仅为纯铜的20%,相同接地网的土壤中铜的埋入量为纯铜材料的1.5%。这样的材料很好地规避了镀锌钢和纯铜的缺点,不仅环保还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成果荣获了2013年度国家电网公司专利奖三等奖。

    创新的道路总是永无止境。2010年,李辛庚牵头创建了“电网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实验室”,这在全国省级电科院是首创。今年已经51岁的李辛庚现在主持着国家电网公司3项科研项目,正朝着自己的规划坚定执着地前行。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