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 |
航模拍摄发掘宝墩遗址全景照片 |
距今有4500年—3700年的蜀地,森林密布,植被丰茂,从平原西北流向东南的河流将这一片冲洪积平原分割成了一块一块的垄岗状台地。在这些台地上,宝墩人营建了自己的聚落,他们砍伐森林、开垦土地。
宝墩古城是川西地区最早和最大的古城,宝墩文化也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4月28日,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阶段,笔者跟随成都市文物局考古人员到达宝墩遗址现场,了解了宝墩遗址上考古挖掘的成果。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考古人员生动还原了4000年前古蜀人的生活场景。
食
野豌豆、野豇豆出现在餐桌上
在雨水风貌的成都平原,河流散布,金黄的稻穗摇曳在田野,杂草丛生,野生豌豆、豇豆,还有薏苡隐藏在这些杂草间。
聪明的古蜀人找到了这些可以吃的野生豆类,同时也开始把高高低低的土地平整开来,修建起出色的灌溉设施,大面积种植水稻,还有一些小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古人的食物有了保障,人也越来越多,大型聚落开始展现。
浮选法提取炭化植物种子
回到现代,考古学家正在先人居住的地方挖掘,将取回的泥土带回实验室,放入桶中搅拌,用各种大小的筛子筛出炭化物,阴干装袋,再送回实验室检验。
“这些都是炭化物,要从中筛选出植物种子,就能判断宝墩时期人们都吃什么。”研究人员姜铭说。
2009年,在鼓墩子北侧采集到14份宝墩文化时期的土样中,通过系统性采样浮选,一共提取到1430粒炭化植物种子,其中,稻谷种子的数量最多,占了总数的45.0%,并且几乎在所有时期的地层和遗迹单位中都有发现。
植硅体分析古代农业环境
另外一种技术是植硅体分析。植硅体是指某些高等植物从地下水中吸取可溶性二氧化硅而后沉淀于植物细胞内或细胞外部位置,由此形成的含水非晶态二氧化硅颗粒。
在宝墩文化层,姜铭发现了大量底侧面布满龟裂纹,两侧向外突出的泥土,这是典型的水稻扇形植硅体。
“成都平原土壤呈酸性,黏度很高,炭化植物遗存保存比较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何锟宇说,而宝墩遗址的植硅体分析表明,该地区的土壤环境能够较好地保存古代植硅体记录,为研究古代农业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住
建房筑城,聚落分化而居
数条大河穿过成都平原,夏季的洪水淹没了村庄,为抵御洪水的冲击,古蜀人在一些高出河道的台地上,建起了自己的聚落。4000年前的宝墩人已经懂得建造房屋。他们在台地上挖好房屋墙基的基槽,从森林里砍来树木,把房屋结构搭出来;外面,则盖上茅草竹子的编织物,再用草泥抹墙面。
为避免外敌入侵,古蜀人日日夜夜,花了很长时间修筑城墙,夯土打实。而之后,逐渐修建了外城墙。在中心聚落外,也分布着其他聚落,这些聚落比城内小,拱卫在中心聚落的周围。
“这种规模一定不是普通人的住所,应属上流阶层,但未必是首领的。宝墩古城面积达到了2.68平方公里,还有两圈城墙,充满王者气势,这三座大型建筑的大小还不能完全匹配古城的气势,首领的居所会更大。”王毅介绍。
“从当时的村落规模大小不同来看,聚落已开始有所分化,那些在血缘纽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聚落发展成中心聚落,其他小的聚落相对处于从属地位。在中心聚落的中心有一所大房子,是宝墩人举行祭祀活动和集会的场所。”何锟宇说。
区域钻探复原聚落布局
钻探技术基本摸清了宝墩聚落的分布状况,通过地层堆积的性质状况推断出当时的地质面貌。据介绍,内城城址呈较规整的长方形,长约1000米,宽约600米,面积60万平方米。外城分别分布着板凳桥、干林盘等9个聚落点,这些聚落点呈向心式分布于内城外围,由于目前没有发现集中大型墓地,还不能准确推测当时社会的复杂化程度,但可以肯定的是,外城分布的这些次级聚落拱卫在中心聚落的周围。
另外,机载激光雷达技术为揭示地面遗迹现象的定位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穿透性,能在树林或植被密集地方,测量到植被以下的地面。
水利
固堤修坝,做法与都江堰多有交集
4000多年前,成都平原河流密集,水患频仍。古人多居住在地势较高的台地上,而湍急的河流会不断冲刷侵蚀台地,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红桥村先民在其居住台地边的河漫滩上修筑了坚固的护堤,防止河流对台地的侵蚀。
今年,考古队在位于成都温江区红桥村附近的宝墩三期遗址发现了距今4000年的水利设施,整个水坝护岸设施长147米,上宽12米,下宽14米,属于夯筑做法,跟宝墩时期城墙的做法较为相似。
这项水利设施的发现,为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找到了智慧的起源。据介绍,该水利系统的做法与都江堰水利工程在诸多地方有交集,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发扬并传承宝墩时期古蜀人智慧的水利设施。
地球物理勘探助推古河道研究
近期,考古人员使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开展了对古河道进行研究,这种方法能够知道古河道的分布范围和河道改变的痕迹。
在确定古河道大致范围后,工作人员会挖出古河道沉积剖面,通过沉积学知道河床在哪里、边滩、决口扇等在什么位置。此外,工作人员还会对古河道堆积进行粒度分析,来确定古河道的沉积旋回及水动力状况。通过这些研究了解古河道对古城遗址的影响。
延伸阅读
宝墩文化比肩三星堆
宝墩文化是分布在成都平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与三星堆文化有密切的关系。目前被中国考古界认为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
宝墩文化的发现完善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脉络: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为代表的宝墩文化(公元前2700—公元前1800年);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公元前1800—公元前1200年);以成都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公元前1200—公元前500年);以成都商业街船棺、独木棺墓葬为代表的战国青铜文化(公元前500—公元前316年)。此后秦灭巴蜀,辉煌壮美的古蜀文明最后融入汉文化圈,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宝墩古城是目前我们能接触到的关于成都平原文明起源的最古老章节,同时它也是中华文明版图灿烂的一章,对探索长江上游地区的文明起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随着宝墩遗址的进一步深入考古研究,随着历史脉络的一点点清晰,三星堆文明之谜,将在宝墩面纱层层揭开之际得以解答。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
2009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阶段——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针对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和文物保护存在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三个研究方向共18个课题研究。
其中,“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方向共设7个课题。即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期间,黄河、长江及西辽河流域的考古学文化年代谱系的完善和文明化进程中重大事件的年代学研究、人地关系研究、技术和生业及资源研究、都邑性聚落和各个区域中心性聚落的综合研究、精神文化的发展状况研究和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的整体性研究;此外,还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与支撑研究”方向7个课题、“文物保护与展示关键技术研究”方向4个课题,有的已经启动,有的拟在2013年以后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