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文院士最近以自己“光辉”的形象走向了大众,随着媒体报道的继续跟进,圈里圈外,都呈现出浪花朵朵的景象。
客观地说,如我辈这样的俗物,突然见到这样一个像是从史册中溜出来的非凡“人物”,神经都要猛然一跳,而且,在这样一个人人争相衣冠楚楚,晒名牌,秀奢侈品,将LV门店坐穿的时代,这样的“刺激”就显得更为强烈。
我认同人们这种情绪所带来的类似炒作的效应,因为它并非由媒体而兴,是从社交网站上而起,是完全的“群众自发”,之所以持续不退“烧”,仅仅是人们为物所役的一种发泄,是从海量的物质压力之中透出的一口气,它并不是偶然的。表面上是一个院墙之内的“院士”忽然腾云驾雾红了起来,暗藏着的,是人们对一种回归人生和生活本义的心灵渴求。所以,一切批评国人喜欢以貌相人,评头论足,甚至认为院士不修边幅并不可取这样的论调,都在这样的需求之下,显得十分微弱,很快就被淹没了。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与其去欣赏骨格清奇的李小文,不如去为人们油然而生的渴望而感到高兴。
走红的李院士其实另外还有一个贡献,就是让人们更加接近和了解到了科学家这个群体。这世上其实从不缺乏所谓“魏晋风度”的学者文人,当然包括科学家。鲁迅的黑白小照片充满文艺范儿,可他身上的袍子其实已经脏到发亮;章太炎屹立在文学史上巍峨高大,可衣服里还养着许多“小动物”;爱因斯坦总是首如飞蓬,甚至还要带上一顶女士帽子。即便是今人,袁隆平就像一个粗糙的农人,一些老学者,西裤配双星照旧走得虎虎生风。我有一位“青椒”朋友,远看像民工,近看还像民工,但出口成章,指点时事一针见血,上课时,座无虚席……
看了他们,你会明白,精神富有的人,外表如何常常已变成最无足轻重的小节。差异出美感,庞大的精神财富和潦草写意的外形之间,会给人们带来一种冲击力,二者相得益彰,给一代又一代人增加了不少趣味和思考。如此再去看李小文院士,简直不是邋遢,而是一种美了。
但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有意无意给科学家、知识分子们贴上了不少标签,认为他们是一群被精确分割的标准物,是机械的两脚书橱,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既完美又呆板。李院士猛然“出镜”,多少打破了这些缺乏“考证”的设想和“规定”。你瞧,原来院士不是只会合掌而笑的佛陀,他的脑子里不光有公式,还有令狐冲;他写的是严谨的论文,但可能出言很愤青;讲台上旁征博引,走下台可能是个老顽童,有时还喜欢卖“萌”……事实上,略与他们接触,就会感觉到,这是一群个性分外突出,思维从不受束缚的群体,让他们成为没有个性的泥菩萨,简直是不切实际。
当然,不断打量他们穿什么也不靠谱,如果我们能顺着李院士布鞋踩下的脚印,去了解他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全部,去了解一下他对金钱“非线性和非单调性”作用的解释,甚而了解一下遥感,这个效果就更好了。科普工作者们常常“宣教”说,要让科学流行起来,那么先让科学家首先流行起来,怎么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