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墓终于找到了。”4月16日上午,当远在上海的李秀琏接到南京炮兵学院保卫处处长颜祥的电话时,这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老人喜极而泣:“谢谢!谢谢!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54年了,终于了了我们全家的一个心愿!”
事情的缘由,还得从4月15日下午说起。
4月15日下午3时,现已退休的李秀琏带着爱人和妹妹,专程从上海赶到南京炮兵学院,希望帮助寻找54年前因公牺牲的哥哥李秀民的墓地,线索只有一张仅存的烈士证明书。
据证明书存根上介绍,1961年6月15日,解放军5141部队(南京炮兵学院当时的代号)特务连战士李秀民,因抢救国家财产光荣牺牲,年仅21岁。6月16日,组织批准其为革命烈士。当时由于条件所限,烈士没有及时安葬在烈士陵园,而是安葬在部队驻地附近的公墓。此后,由于交通不便及各种原因,亲属也未能过来祭拜。随着年龄的增长,李秀琏寻找哥哥的心愿越来越迫切,经过多方打听,得知5141部队已经多次易名,这才找到了南京炮兵学院。
随后的半个多世纪,部队经历了多次改名、更改隶属关系。文革期间,还停办了5 年。多次的变迁中,原有的资料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已经遗失殆尽。仅凭一张当时的烈士证明书,如何能找到烈士的安息地?
学院领导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兵分两路寻找。一边与远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离退休老干部联系,详细询问当年烈士牺牲的情况,一边根据烈士亲属的模糊记忆,组织人员在学院附近可能安葬烈士的地点进行排查寻找。周围的群众得知是寻找烈士的安息地时,也主动加入了寻找的队伍中。
毕竟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安葬烈士的地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经两个多小时的寻找,排查了上百座墓地,直到下午6时,仍是一无所获。看到寻找无望后,烈士的亲属黯然返回了上海。
烈士亲属虽然返回了上海,但学院并没有放弃。晚上8时,政治部办公楼里灯火通明。老干部办公室继续汇总相关线索,保卫部门开始在互联网上搜寻相关信息。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上海市民政局网站上的英烈名录里,查到了李秀民烈士的信息。然而,信息显示的只有烈士的基本资料,烈士的安葬地还是无从所知。难道线索就这样中断了?
几乎在快要放弃时,保卫干事在一个不起眼的网页里,发现了一条新闻:2012年4月6日,由上海市编写的《上海市烈士英名录》首发,完整收录所有上海籍烈士名单的英名墙正在龙华烈士陵园筹建。他当即打开了龙华烈士陵园网站,终于查到了李秀民烈士的墓地记载——江宁县汤山公墓。
终于找到了有价值的线索,所有人都兴奋起来了。4月16日一大早,学院安排人员赶往汤山公墓。然而,经过几百座墓碑的排查,并没有发现烈士的墓。线索又一次中断,烈士到底安葬在哪里?
此时已是筋疲力尽的保卫干事,还是与地方民政部门取得了联系。得知是寻找烈士墓地时,地方部门当即表示尽全力帮助协调查找。经过多方查找,终于在该区民政局的档案里,查到了烈士的最终安葬地。今年3月,李秀民烈士遗骸迁入江宁区土桥烈士陵园。历经十几个小时的曲折,终于找到了烈士的安息地。
学院领导表示,下一步要将烈士的事迹编入英名录,存放于院史馆,让全院更多的官兵了解并宣扬烈士的英雄事迹,激励一代又一代官兵继承和发扬烈士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学院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