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8日 星期一
从窗口到坦途
——山东省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观察

    □ 本报记者 孙明河  本报通讯员 于 萍

    2014年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白俄罗斯总理米亚斯尼科维奇。习近平对米亚斯尼科维奇说,你是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殊荣的级别最高的外国友人之一,多年来为中白友好合作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对此高度评价。

    米亚斯尼科维奇任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长期间,以落户于山东省科学院的“中国—白俄罗斯高新技术科技园”为平台,积极发展与山东省科学院的友好合作关系。双方互派科技团组50多批、100余人次,共有31个合作项目列入中白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中白科技专家在生物农药与肥料、光电子、水产养殖、传感器技术、激光雷达、核辐射污染检测技术以及新型工业材料等高技术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获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通过双方的合作,提高了科研水平,达到了“双赢”的目的,为传统的中白友谊作出了新的贡献。在山东省科学院的推荐下,米亚斯尼科维奇先后获得齐鲁友谊奖和国家友谊奖。

    屈指算来,山东省科学院与白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科技合作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15年来,从白俄罗斯开启的一扇国际科技合作的窗口,已经成为山东省科学院创新繁荣的一条坦途。

    “老巴”们的乐园

    阳春三月,位于济南市千佛山脚下的山东省科学院西区花团锦簇,生机盎然。一年多来,一位外国专家时常在这里出入,他就是山东省科学院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德米特里·巴扎诺夫博士,同事们都叫他“老巴”。

    “老巴”是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细胞与遗传研究所微生物遗传研究室主任、首席科学家。他多年从事农业面源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微生物农药和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工作,在世界上率先开展三嗪类除草剂土壤残留的微生物降解,在多功能微生物选育、制剂研制与开发应用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研制的多功能微生物制剂已在中国和白俄罗斯获得登记。

    “老巴”现在全职受聘于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开展为期五年的科研工作。作为研究团队的一员,李红梅记得两人第一次见面,“老巴”就以一句熟练的中文——“你好!”打招呼,态度和蔼可亲,对工作人员体贴入微。“老巴”与山东省科学院已经有多年的合作,并于2011年获得“齐鲁友谊奖”。这次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进行科研工作,早来晚走,事必躬亲,工作间隙与中国同事们讨论试验方法、实验仪器的操作,甚至于试剂的优劣。每进行新的试验,从前期准备工作到试验中的每一步骤,他都要亲历亲为,带着同事们做一遍,细节部分都要提醒注意。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老巴”对山东省科学院的科研条件和生活环境十分满意,称赞这里是中外科学家的乐园。

    其实,随着国际科技合作的深入,有很多“老巴”这样的外籍专家来到山东省科学院开展短期或长期科学研究工作。从2000年山东省政府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委在济南签署“共同创建中国——白俄罗斯高新技术科技园协议书”以来,山东省科学院共派往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科技考察、培训团组72批、286人次,接待来自三国的访问团组和专家32批、113人次。共承担中俄、中白、中乌政府计划项目36项,承担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4项。

    2008年,为表彰对中白科技合作所作出的突出贡献,白俄罗斯国家总统卢卡申科亲自授予山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李海舰白俄罗斯国家最高荣誉奖章——“斯科林纳奖章”。与山东省科学院合作的外国专家中有3位先后获得我国政府授予的“国家友谊奖”,12位先后获得山东省政府授予的“齐鲁友谊奖”和“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奖”。

    2000年,一个里程碑

    “2000年是山东省科学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年届七十,迄今仍然担任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顾问的赵建民研究员这样认为。

    的确,对于山东省科学院而言,2000年不止是一个时间节点,更是其走上发展繁荣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正是发轫于山东省科学院与独联体国家开启的国际科技合作。

    上世纪末,经过20余年改革开放,山东已经迈入我国经济大省行列。在部署未来山东经济发展战略中,科技进步被确立为突破口。为此,2000年,山东省政府代表团出访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最后一站,山东省政府和白俄罗斯国家科委决定依托山东省科学院建立中白高新技术科技园。

    时任山东省科学院院长的李海舰清楚地记得,那是2001年7月25日的省长办公会,讨论建设中白高新技术科技园的6000万元拨款。尽管作为东部经济大省,当时的6000万元对于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的山东,仍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权衡这笔钱投向哪里时,长远的眼光占据了上风。

    今天谈到中白高新技术科技园的决策过程时,人们可以放松地莞尔一笑,但孰知在当时这是山东省科学院发展中至关重要的6000万元。其后几年,依托这一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山东省科学院先后承担了50多项中白、中俄、中乌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对外科技合作项目和自主专题项目。带动了山东省科学院综合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带动了全省与独联体国家科技合作的发展,为山东省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7年后,温家宝总理访问白俄罗斯期间,还专门以此项目作为案例,提出“中白两国要以济南中白科技园的成功合作为起点,鼓励双方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联合生产,联合研发,共同开拓市场,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的建议。

    2013年11月14日,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承担的水下焊接、厚板钛合金、激光成像观测、漂流浮标等4个科研项目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其中水下焊接项目填补我国水下焊接技术空白,改变了我国几乎全部依赖国外进口水下湿法焊接切割材料及设备的局面,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水下结构物的建造修复意义重大。这次验收的四个项目全部来自于国际科技合作。据统计,这个所“十一五”以来共执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6项,总经费上亿元。通过国际科技合作,这个所创立了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水声技术、水下焊接和激光雷达等四个新的科研方向,建立了三个新的实验室、两个产业基地和一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正在山东省和青岛市的支持下筹建中乌特种船舶研究设计院。

    2014年3月10日,在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会议室里,一批即将申报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正在进行内部论证。为提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申报的命中率,生物研究所邀请所内外专家一一诊断把关,已经是多年来的惯例。所长杨合同告诉记者,自己硕士毕业来到生物研究所,从读博士就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至今。可以说,没有国际科技合作就没有生物研究所的今天。十多年来,生物研究所承担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多项,其中大中型项目6个。由此创立的农业微生物研究方向已经成为生物研究所的创新高产地。

    这里,有一条“捷径”

    2014年2月21日,山东省科学院2014年工作会议召开,院长王英龙在报告中列举全院重点研究取得新突破的十个方向中,半数以上都与国际科技合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2013年,山东省科学院全年新列纵向项目240项,经费合同总额1.99亿元;承接横向课题463项,经费合同总额2.22亿元; 全年为3791家企业服务8952项,为社会服务创造经济效益470多亿元。

    “15年前开启与独联体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推动了山东省科学院全面开放的进程,促成了山东省科学院今天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顾问赵建民说。

    赵建民认为,这有偶然因素,更有必然性。作为时任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科技参赞,他亲自参与了15年前山东省政府代表团对俄、乌、白三国的访问工作。由山东省一位副省长带队,省科技、财政、人事等部门领导参加的代表团,针对独联体国家在航天、航空、造船、电子、材料等领域的强大科技优势,代表团白天参观访问,晚上研究与山东省匹配的合作领域。签署建立中白高新技术科技园的合作协议后,山东省政府毅然投入6000万元重金。

    从那时迄今,山东省科学院一直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创新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并在全院上下形成广泛共识。院领导谋划合作规划、亲自带队出访、接待外国专家,与外方主管部门协调沟通,解决国际科技合作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所上下联动,积极行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联系对口项目和专家,并确保项目的完成和落地。目前全院所有院属单位均在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其中10个单位正在承担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在不久前部署2014年工作时,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向深层次发展仍然是山东省科学院重点工作。今年,他们将进一步推进与俄、白、乌三国的科技合作,重点开展与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远东分院的合作;继续推进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重点推动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合作。

    山东省科学院对外科技合作取得成功的一个法宝,就是紧密围绕国家、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一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项目,为此展开了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但是,黄河三角洲土地盐碱化成为这一工程建设的拦路虎。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申报“耐盐植物选育及盐碱地生物治理技术”课题,相继列入2007年和2011年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在这一计划的支持下,课题组先后引进澳方专家20人次来华进行学术交流,派出16名科研人员赴澳进行学术访问、交流和培训,从澳洲引进耐盐植物200余种,引进耐盐牧草盐地种植技术和耐盐豆科植物根瘤菌剂制备及接种技术,攻克了滨海盐土高效利用的生物改良技术,在东营、天津、河北等地建立示范基地300余亩。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开放办科学院,坚持走国际科技合作的路子,已经成为山东省科学院创新发展的一条“捷径”。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