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妄之言
□ 张 晔
生活在现代城市里的人们,心底大多埋藏着一份美丽而又纯净的乡愁。
在河里摸鱼,在树上摘果,从中认识自然,从中享受乐趣……承载着童年记忆的乡村里,一条河,一片树林,哪怕是一栋农舍,都是乡愁的记录和载体。
现而今,远离故乡的游子回不去家乡,谓之乡愁;回去了但已面目全非,也是乡愁。在我度过童年的苏南农村,如今大片的楼房厂房已经竖起,让人放心下水摸鱼的河流更似乎难以找到。作为一名父亲,我也经常带着从出生就在城市生活的女儿到郊外踏青摘果,但大城市周边“被垃圾包围”的村镇已非个案,大量农村生活垃圾散落在道路两旁、河岸沿线和村民居所周边,一些村镇甚至出现“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状态,对农村的土壤、水体、空气和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
对于农村卫生环境的问题,各级政府不可谓不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的政策支持力度。但是,面对中国农村分散的居住习惯、传统的养殖习惯、落后的卫生习惯,需要各级政府认真考虑农村环境整治的制度合理性,不能把城市的制度照搬到农村,要因地制宜,做到“一类一策”、“一村一策”。比如,农药化肥使用后产生的瓶瓶罐罐,留着没用丢了污染,为何不让厂家进行回收,并以此建立市场准入制,对于执行较好的企业予以资金奖补。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美丽农村的生态恶化,还在于农民群众的生态、环保、公共意识并没有随着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而提高,对垃圾造成的环境危害认识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环境整治缺少不仅仅是资金、技术、劳力,更缺乏在文化、伦理意义上的带头人。近年来,国家向农村派遣了大量的大学生村官,这些不懂生产的大学生到农村干什么?我以为,他们应当是先进文化、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而对于留守农村的中老年农民,政府是否可以给予适当的补贴,把他们安置为卫生协管员,不仅增加了收入也管好了卫生。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动情地说:“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新农村建设一定不能大拆大建,一定要建成城市像城市,农村像农村,这样才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的确,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我们期待的,是莫让纯净乡愁“变了味”,莫让美丽乡村“遁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