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2日 星期二
“共建生”没了,小心转入“地下”

    文·孔菁华

    ■教育时评

    4月18日,北京市《关于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出台,就近入学、取消“共建”、学籍监控成为其中的关键词。这套“立体”政策设计了一个复杂体系,旨在扩大“名校”学位资源,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均衡的问题。其中,取消“共建生”的举措引起了多方关注。(4月19日《中国青年报》)

    共建生,作为北京“幼升小”、“小升初”的一种入学形式,已经使用了整整11年,指的是国家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与名校“合作共建”,通过单位赞助的方式,满足本单位职工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说白了,就是这些学校除了正常招生外,会给“共建生”留下名额,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入学。

    笔者不禁要问,取消了“共建生”,但没有取消国家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的特权,北京市如何保证这些“共建生”不会摇身一变,通过“地下”渠道继续享受教育特权呢?

    事实上,社会对教育资源不公平的现象早已经是司空见惯。从幼儿园到大学,只要是有教育需求的地方,就有特权现象的出现。有钱有权的家庭,即使政府没有类似“共建生”这样的政策,还是会通过一切办法让子女进入最好的学校读书。“共建生”只是打了一个幌子而已。

    众所周知,过去地方学校的校长手中有着很大的权力,可以决定给谁额外的名额入学,家长准备好钱即可。校长甚至可以不顾政府的升学服务系统,没有学籍照样可以借读,学生在外面随便找个学校挂个学籍就行。近几年国家在这方面的监管有所加大,这些学校才有所收敛。

    地方上尚且如此,那么在北京这个扔块石头出去,砸中10个人有8个人是官儿的伟大首都,还担心没有特权吗?高官和高管还在,那么特权就还在;高官和高管的孩子还要上学,那么总会有其他形式的“共建生”出现。阶层固化现象在中国的土地上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越是上层的人,越能够享受到最优质的资源,他们的后代同样如此。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恕笔者直言,政府的某些约束政策只能对平民百姓起作用,而对于上层人物,并没有多大影响。你说,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会允许自己栽在自己设定的游戏里吗?

    因此,笔者认为,北京市取消“共建生”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追求教育资源公平的道路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政府不断地“上下而求索”。毕竟,公平在任何时代和社会都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