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9日 星期六
专家:外媒“中国妨碍搜救”论站不住脚
中国深海设备确有“重科研轻应用”问题

    本报记者  付毅飞

    近日纽约时报发文《中国在马航客机搜救中的行动被认为伤害和帮助一样多》,引起广泛争论。航空专家、《航空知识》副主编王亚男认为,文中对我国“妨碍搜救”的指责完全站不住脚。

    王亚男18日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马航搜救过程中涌现出很多误报、误判或者错误的推论,并不完全来自中国。

    据美联社日前对本次搜救中不实线索的总结,客机失联当天有搜索飞机在南海发现不明油污带;越南飞机曾在南海发现可疑物体;中国卫星机构发布过显示三个白色物体漂浮物的图片;澳大利亚总理称卫星图像显示南印度洋有两个大型漂浮物;法国卫星发现了122个漂浮物体;泰国卫星在印度洋发现300多个漂浮物等。这些线索都无法证实与马航失联客机有关。

    “单独针对中国进行批评有失公允,是很不讲理的行为。”王亚男说。

    著名学者石毓智也在博客中表达了不满。他表示,客机是属于马来西亚的,安检、驾驶员的精神状况,跟踪飞机飞行状况的雷达设施,都是马来西亚政府的责任。客机是美国波音制造的,他们掌握有黑匣子和机上安全设备的数据,自己又有海空最精良的设备,也一无所获。中国是最大的受害国,出力最大反而被指责,这是一种荒唐的逻辑。

    一些美国读者也对该报道发表了意见。一位读者留言称“找到飞机,再来评判(Find the plane, then judge)”,获得许多支持。

    据报道,美国前国务次卿、哈佛大学教授尼古拉斯伯恩斯在接受CNN采访时也表示这篇文章“格调不太高”。他说:“不久前,中国还被批评参与搜救的积极程度不够,我们不能横竖都是理……目前的失望情绪已经够多了,因为没有任何人成功地定位到了飞机。”

    尽管认为美媒批评很不恰当,但王亚男表示,对飞机的水上搜救原本就是很少见的科目,如此大规模的协作搜救,对我国来说尚属首次,其中确实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在水声监测设备的应用方面。

    4月5日,我国海巡01轮率先发现黑匣子疑似信号,一度令人振奋。但很快有外国专家质疑说,海巡01轮救援人员所用的民用手持检测设备仅适合在200米左右深度的浅水中使用,对于该海域超过4000米的深度来说,这种方法完全不现实。后来联合搜救中心将该线索认定为不可信。  

    王亚男表示,从被动声呐技术本身来看,我国并不落后,开展过很多研究。但在被动声呐装备的实用性开发方面,中国确实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次搜救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他说,今后在海洋搜救及航空海上搜救等方面,国家应大力推动国产装备的采用。“尤其是海监、海巡、海警等机构,应更多采用我们自己的设备,推动国产设备走向成熟。”

    承载了国人期望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目前尚未在搜救中“一展身手”。据洛杉矶时报报道,“蛟龙”号5000米海试现场副总指挥崔维成认为,这是由于搭载“蛟龙”号的向阳红09船引擎有问题造成的。

    对此一些专家并不认同。国家海洋局有关人士指出,要动用“蛟龙”号,需先获得马航飞机失事位置的确凿证据,然后用适合大范围作业的深海水下机器人搜寻,逐渐缩小范围、精确目标。找到飞机失事的具体位置后,才能让“蛟龙”号下去勘察。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刘峰在此前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也指出,“蛟龙”号擅长的是“捞”而非“搜”,其特点是能应对复杂的地形,并在打捞黑匣子或残骸的同时,评估水下状态和打捞模式,起到“现场指挥”的作用。但在精确目标位置之前出动“蛟龙”号过于盲目,要与各类潜水器协同作业,才能取得更好效果。他透露说,目前相关人员正在进行准备,待条件成熟,接到了命令,“蛟龙”号便能出发。

    由此看来,目前“蛟龙”号“按兵不动”并非完全受客观条件限制,主要原因还是“时机未到”。然而,同样被期待的“潜龙一号”无人潜水器至今仍“缺席”,则有些令人遗憾。据了解,“潜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服务于深海资源勘察的实用化深海装备,曾于2013年10月在东太平洋5000多米深处持续工作近10个小时,初步取得了试验性应用的成功。但有关人员承认,对于搜索马航失联客机这样的任务,“潜龙一号”还远未达到实用的阶段。

    王亚男表示,与被动声呐技术一样,我国的潜水器目前也主要用于科研领域。而西方国家的深潜器,除科研领域还用在了很多实用作业中,比如法航事件的搜救等。

    “我国的深海装备虽然参与了很多科学研究,但实际应用方面却远不如美国的蓝鳍金枪鱼、TPL-25型水声定位仪等。今后应将更多的装备从科研领域向应用领域推进。”王亚男说,“此外本次搜救还暴露出我国缺少大航程的水上巡逻机,这也是今后需要加快发展的一个方面。”(科技日报北京4月18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