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0日 星期四
“转”出来的生产力
— 青岛改革创新提速科技成果转化
本报记者 王建高 本报通讯员 闫杰 韩利军

    ■科体改革进行时 

    1月10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青岛海尔特种电器有限公司“低温冰箱系列化产品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和山东科技大学“面向数字化采矿的软件关键技术及应用”等5项科技成果获奖,在全国计划单列市中排名首位。

    青岛市科技局局长姜波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青岛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发挥市场对技术创新的导向作用,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和主线,贯穿到城市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各环节,努力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实践的青岛模式。

    在青岛,“技术市场”“创业平台”“科技金融”“海洋特色”四个充满创新内涵与底蕴的音符,在改革创新的指挥棒下,奏响了新一轮科技成果转化的交响乐。

    推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打造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2013年年底,科技部正式批复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建设试点,这是全国第一个正式组建的海洋国家实验室,意味着“青岛队”代表“国家队”,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青岛作为我国海洋科技的摇篮,拥有全国40%的海洋科技高层次专家队伍,涉海领域两院院士占全国80%。近年来,驻青岛海洋科研机构分别承担海洋领域国家863和973计划约50%和80%的科研项目,取得一大批高水平成果。

    这是青岛最大的特色与优势。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认为,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将海洋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对发挥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建设中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释放改革开放和蓝色经济发展红利,叠加海洋国家实验室优势,青岛必将在先行先试中率先实现蓝色跨越。青岛市市长张新起表示,突出“蓝色、高端、新兴”海洋特色,坚持“人才支撑,项目带动,产业引领”,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正在胶州湾畔加速形成。

    海洋生物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目前青岛全市有海洋药物、海洋保健品及海洋生化制品企业30多家,9个海洋类新药已取得一类新药证书,其他类别的药物有近20个。

    海水淡化产业快速发展。南车汇通与青岛华轩合作,建立国内最先进的反渗透膜生产基地;时代新材料、海诺水务等正在建设中空纤维超(微)滤膜与水工业装备产业化基地,具备生产年加工处理能力为20—30万吨海水综合利用装置的能力;青岛碱业海水淡化项目一期工程(7000吨/日)建成投运,在国内首家实现了“纯碱—海水淡化—热电联产”一体化的循环经济模式。

    海洋新材料产业呈现规模化发展。明月海藻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的海藻加工生产基地,主导产品海藻酸钠年产量达1万吨,位居世界同行业首位;中科院海洋所获批建设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在与日东电工等国内外十几家企业开展产业化项目合作;海洋化工研究院在海洋防污防腐涂料方面已建成总体配套的舰船涂料研发及生产线,占据军方60%市场份额。

    海水养殖新品种不断增加。在全国掀起了海水养殖藻、虾、鱼、贝四次浪潮,海洋资源的深度开发,形成了海洋药物及海洋生物制品等蓝色产业浪潮。目前,青岛水产品加工出口分别占全省、全国的40%和10%以上。

    促进科技金融联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机制

    科技资金如何才能发挥最大效益,把好钢用到刀刃上?

    2011年,青岛获批全国首批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2012年年底,青岛市政府从科技专项资金中拿出1亿元,注册成立了科技金融专营机构——青岛高创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并建了6000万元的贷款风险准备金池。

    青岛七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融博士正在为贷款发愁时,“高创担保”和青岛银行当场拍板,为他们提供3000万元的贷款授信。很快,该公司就拿到首笔贷款1000万元,用于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和高端海水养殖。李融说:“以前我们没有抵押物,银行爱莫能助,有了高创担保,他们能爱能助了。”

    “小公司大平台、小投入大产出。”青岛市生产力中心主任智涛说,通过“高创担保”这个小平台,汇集了20多家银行、担保、风险投资、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及“科易贷”等系列金融新产品。企业这里能找到适合各自需求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机构高效对接。

    组合基金让天使投资“下凡”,对于处于孵化期和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来说,最需要的莫过于天使投资。但由于风险太大、周期太长、获利太小,国内的天使投资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为打破坚冰,青岛市出资1000万元成立天使引导资金,与社会专业投资机构合作,发起组建天使投资组合基金。天使投资组合基金采用智库投资、天使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三种方式。“把这三块组合、捆绑在一起,就可以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智涛说。

    两年多来,青岛探索通过“拨、投、贷、补、奖、买”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与和推动科技创新。目前,全市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与17家银行、6家担保机构合作,会同区市共建了9个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池,总规模1.35亿元,实现财政资金37倍放大效应,为68家企业提供贷款7.5亿元。

    科技成果转化“组合拳”,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今年2月,青岛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房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依法规范科技企业孵化器房屋分割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工业用地建孵化器,在不改变孵化服务用途前提下房屋分割转让所需条件和办理流程,各区市科技、房管部门可据此办理孵化器分割转让申请。

    分割转让政策的实施,既可为孵化器在孵企业以固定资产融资进行扩大再生产提供条件,又可帮助孵化器建设投资机构减少资金压力,用于扩大完善孵化功能,促进孵化链条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青岛市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12年发布出台了10条突破性政策。出台《青岛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专项补助资金实施细则》,设立专项资金对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进行政策性补助和奖励,培育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2012年,青岛提出在5年内建千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编制完成《青岛市孵化器发展规划纲要(2012—2016)》,明确六大领域22个产业方向和规划;到2016年,全市各类孵化器面积突破千万平方米,在孵企业累计达到10000家,毕业企业1000家。

    围绕孵化器研发服务建设需求,规划建设20个国内一流、国际水准的公共研发平台和30个运行高效、开发共享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梯次推进”的原则,已完成9个平台的可行性论证,两个平台已开工建设。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