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晓莹
您将心血献给了大地,也将灵魂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从中学就对地质产生浓厚兴趣的您,也许没想到,今生都会与地质打交道。1948年,刚从北京大学毕业的您,就跟随中国石油地质先驱孙健初从事石油地质工作;在1950年代末,为了完成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部由中国自行勘测设计的铁路线——包头至银川线,您四渡黄河,步行近600公里进行沿线工程地质调查。您热情好学的态度,不惧艰险实地考察的扎实作风,为您后来的学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1年,您被选派到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水文地质工程系攻读研究生,并在导师的建议下,选择黄土地区工程建设中的工程地质问题作为研究方向。从此,中国面积广大的黄土地,成为了您施展才华的实验田,学以报国的练武场。1955年您获得地质矿物学博士后就立即回国,为新中国的建设发挥自己的专业专长。
1970年代,您主编了中国第一部水文地质专业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第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成果。这部书反映了中国地下水的区域分布和各种不同自然单元景观的复杂水文地质特征,于198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您主持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华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于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您组织指导的《亚洲水文地质图》,填补了洲际水文地质图在亚洲的空白,获得国际水文地质界的高度评价。
您对第四纪地质研究造诣极深,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您对环境地质问题极为关注,为改善中国的环境,从专业角度提出了诸多良策。您规划组建了中国第一个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机构——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为我国地质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领军人物和杰出专业人才,在地质科研领域攻城拔寨,硕果累累。您的一生,是为我国水文地质、第四纪地质和中国黄土科学研究事业殚精竭力的一生。
黄土无言,您的科学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