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04日 星期五
朝胜观察:蛋

    仔细想想,是谁动了共和国的“茶叶蛋”?

    改革开放之初,有一句著名的流行语: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那是当年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从事高科技的知识分子工资收入,还抵不上社会上小摊贩卖茶叶蛋的收入。

    二三十年过去了,原以为这句调侃应该尘封于历史了。却没料到,因台湾教授高志斌2011年的一句话,居然在3年后引爆了堪称网络原子弹威力的一颗“茶叶蛋”。

    有记者近日专访茶叶蛋话题的当事者——台北美食学院教授高志斌。高教授2011年以台湾“劳委会”产业辅导讲师的身份录制了一期电视节目,主题是对学生怎样去大陆创业、投资进行辅导。高志斌回忆说,当时有学生提出想去大陆卖茶叶蛋,因为茶叶蛋便宜、每个人都要吃,应该有商机。他就提醒说,大陆不是每个地方的人都吃茶叶蛋,还有些地方很穷,人均收入很低,要注意思考每个地方不一样,注意营销手段。“我没有主观恶意,是想要提醒学生,那些穷的地方不可能人们每天都买你的茶叶蛋。”他还说,“不止在大陆,其实在台湾包括台北,也有一些生活贫困的民众吃不起茶叶蛋,他不可能天天吃。”

    日前高志斌接受一家大陆媒体电话采访,举例河南郑州农村人还是消费不起茶叶蛋,再度引起大陆网民不满。

    对此,河南日报法人微博28日将“蛋”字选为“今日汉字”,并发文表示:“‘河南郑州的农村人还是吃不起茶叶蛋’——台湾电视嘉宾此语令人喷饭!其实,2013年河南的GDP已与台湾持平,郑州的人均GDP(1.1万美元)也超过了台湾的一半。虽然郑州还欠发达,但吃不起茶叶蛋的人几近于无。看来,海峡两岸还需增进了解。”

    据高教授说,他已经十余年没有到过大陆了。朝胜相信台湾美食教授可能真的没有恶意,可不太明白的是,对大陆如此缺乏了解,也敢“对学生怎样去大陆创业、投资进行辅导。”辅导学生,光懂“美食”不行呀。

    学风不纯啊。就连今天的辩解还是“以其昏昏”,说什么“河南郑州的农村人还是吃不起茶叶蛋”,您又有多少年没有见过河南郑州的农村人了呢?

    朝胜去年到过台湾,的确感到了台湾经济发展实力,感受了台湾社会的文明程度。在广东,朝胜也有机会经常接触台湾商人,精明、开朗、热情、幽默,和珠江三角洲一些洗脚上田的老板相比较,还多了些文化气息。在台商开办的企业和工厂里,绝大多数员工都是来自大陆各地的青年,老板也注重和员工的交流,多多少少都弄点企业文化。在这些台商之中,大概不会出现“茶叶蛋事件”。

    尽管中国大陆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就连高教授以为还很穷的河南郑州,GDP也与台湾持平。但是,朝胜还是认为,中国大陆还是穷人多于富人,一位全国政协委员说:“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贫富两极分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隐患。不过,贫穷的标准随着社会发展也在变化,老百姓对“茶叶蛋”的消费能力,还是被台湾的高教授大大地低估了。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3年前,台湾某家电视台的一个就业辅导节目,早就淹没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了。一句不太适当的话,也就算作耳旁风了。不知怎的,今天又翻出来那个节目、那句话。大陆网民被“茶叶蛋”刺激得沸沸扬扬,一时间关于“茶叶蛋”的吐槽,在网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语系”。茶叶蛋被网友们调侃得价值连城,大大地超过了“原子弹”,看来卖“茶叶蛋”的又一次大大地超过了“造原子弹”的。

    深入思索,一方面有台湾高教授对大陆农民贫穷程度的误解。另一方面,大陆网民对此事的过激反应,也似有生活刚刚脱贫而心理依然脆弱之处。俺都吃得起茶叶蛋了,你还敢说俺穷?涮尼玛个鼻青脸肿!我想,假如你对造原子弹的那拨人说“你吃得起茶叶蛋吗?”那拨人可能也就一笑了之,哪有时间去和你打蛋仗。

    说造原子弹的人们无暇别人的闲言碎语,一则因为他们的修为品味,二则也因为他们真的很忙。当年调侃“造原子弹的”其实是对科技人员的戏言。中国科技人员大概从来没有今天忙碌,假如说“茶叶蛋”意味着传统产业,那么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已经到了“茶叶蛋”必须转型升级的历史时刻。就连中国社会穷富的两极分化,和传统资源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都不无关系。卖石油的、卖电力的、卖煤炭的、卖矿产的、卖楼房的……这些行业的老板和腐败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仔细想想,是谁动了共和国的“茶叶蛋”?

    每亩地辛苦一年只能挣几百元钱,到城里打工每个月挣个两三千元。消费水准也就是“茶叶蛋”吧。我们推广的广东紫芯山药组培苗和栽培技术,每亩地产量可上万斤,收入数万元。一个品种,一项技术就可以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有现代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城市农业……一旦在全国农村实现了转型升级,其结果何止“茶叶蛋”啊!农民将不再是贫穷的代名词。

    从“两弹一星”到登月探海,我们看到的是中华精神而不是权力寻租;从创新驱动到赶超前沿,我们感受的是引领力量而不是腐化堕落。“造原子弹”的地方,是一片净土;焚膏继晷的攻关,不容虚假。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转型升级的时代,一定会调整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干群关系、穷富关系。醒狮一跃,抖掉的是寄生虫和灰垢;中华腾飞,得到的是万里蓝天。

    到那时,中国的茶叶蛋一定会更多更好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