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03日 星期四
年轻人当心“突聋”找上你
本报记者 李颖

    ■健康管理与慢病防控系列报道之九十二

    今年28岁的佟先生,从事IT三年,天天忙忙碌碌。前一段时间就觉得耳鸣、眩晕,他以为是没有休息好,也没放心上。上周早上起来突然发现左侧耳朵听不见声音了,同时伴有头晕恶心的症状,急忙赶到医院,经诊断,佟先生患的是突发性耳聋。

    近年来,到医院就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年轻人的比例明显增加,几乎60%以上的病人都是年轻白领,特别是中青年脑力劳动者、公司职员、学生等群体最易发作。很多年轻人都有同样的疑惑:年轻也会出现耳聋症状?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蒋子栋教授介绍,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通常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少数可以在72小时内听力下降至最低点。突聋可以发生在单耳,也可能发生在双耳,有的患者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进入了无声的世界,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严重的打击,它是一种可以致残的疾病。

    有关调查显示,中青年商务人士的耳病发病几率较高,从近年门诊情况来看,中青年白领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突发性耳聋患者中,70%都是中青年人群,他们患疾的直接原因往往与职业特点或不良行为有关。

    “突聋”年轻人越来越多

    “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突聋或暴聋,是耳鼻喉科的一种急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陈锡辉教授介绍说,患者听觉原本是正常的,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听不到声音,刚开始时,可能只会感觉到耳朵“嗡嗡”声,或者出现耳闷胀感及感觉到声音遥远,部分病患开始不在意,直到接听电话,必须换另一只耳朵才能听到别人说话,才猛然发觉到事情不对劲,因为一个耳朵已经听不见了,这就是突发性耳聋。

    “以前突发性耳聋患者很少,现在年轻患者增多,有时一天接诊三四例。”陈锡辉认为,由于担心找不到工作,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导致睡眠不足,使血管处于紧张状态,造成内耳供血不足,造成耳鸣,严重时会引发突发性耳聋。耳聋虽然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其实也有先期征兆,如耳鸣、间断的耳内阻塞胀闷感等,但一些年轻人以为只是疲劳造成的,往往不加重视,导致听力继续恶化。同样情况也发生在一些白领身上。

    近年来,“突聋”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一般来说,45—65岁之间的人群发病率最高,但近十年发病年龄逐渐下降,就连学龄儿童都有发生。

    病毒与压力诱发暴聋

    在白领患突发性耳聋人群中,除工作压力大引起血管痉挛、耳朵缺血、突发性耳聋,许多人感冒遭遇病毒侵袭也是致病因素。临床上,这样情况的患病率达20%。

    询问病人病史时,发现患突发性耳聋的年轻人都喜欢熬夜、工作压力大、长期疲劳、睡眠不足。如果人长期处于压力过大和身心过度疲劳状态,会阻碍内耳血液供应,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则容易导致失聪。蒋子栋表示,“突发性耳聋患者呈年轻化趋势,与年轻人熬夜、压力大和过度劳累有关”。

    蒋子栋指出,随着一些基础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发生率的提高、发病人群的扩大,临床医生普遍发现突聋的发生率上升并趋向年轻化,因此,目前急需开展全国范围内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突聋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干预,提倡耳聋在于早防早治。

    常用耳塞易突发耳聋

    最新公布的临床门诊发现,近年来年轻人中突发性耳聋患者增多,其中有相当部分白领因长时间使用“带电”物品,导致突发性耳聋。其中,长时间打手机、常用耳塞危害最大。蒋子栋透露,一些青年人带高贝司的耳机通宵玩游戏会紧张、兴奋加疲劳;在卡拉OK厅、迪厅高分贝音量下欢唱都或可出现突聋。

    数据显示,如果100分贝以上噪音只需短短三五个月就导致人的听力永久受损,那么80分贝只要半年也会有此后果,而在六七十分贝环境下,可能潜移默化地带来不可逆的耳聋。因此,专家提醒,年轻人要高度重视听力保健,最好的预防方法是生活工作中少“带电”。不要戴耳塞使用手机或长时间听手机、戴耳机听音乐,尤其要避免习惯用单侧耳;一次用耳不要超过半小时,然后让耳朵彻底休息;睡觉时千万别戴耳机,否则一不小心睡着了,耳朵所受损害将明显增加;最好在安静环境里接听手机、听音乐;必须使用手机、耳机时,应每隔30分钟拿掉,如果佩戴耳机收听MP3等音乐,音量不超过其设计总音量的2/3。

    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调查发现,只有约2%的病人听力在发病2周内部分恢复,部分病人听力甚至呈持续性下降。在发现耳朵突然听不见后,许多人并没有选择第一时间就医,反而抱着侥幸的心理,觉得耳朵的听力会恢复,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突聋治疗的效果在于治疗时机,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对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患者,其听力损失很难在短期内显著提高,进入疾病和治疗的相持阶段。”蒋子栋表示,尤其对于单耳首次发病的患者而言,即使治疗效果不满意,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不应该放弃治疗,最大努力的治疗患病侧耳,同时是在保护对侧的健康耳,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后,口服一些安全、价廉、无副作用的维生素B族类药物和有改善微循环作用的中药成为继续治疗的首选。

    蒋子栋解释说,一部分突聋患者,尤其是一些听力损失严重并伴有眩晕的突聋患者预后差,即使及时的接受了积极的治疗,仍然无法挽救听力,这是医学发展受人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能力限制的结果。对于重度或者极重度听力损失的突聋患者,通过佩带助听器或者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可以重新回到有声的世界。

    每年做一次耳部检测

    蒋子栋指出,耳部染疾往往非常隐蔽,工作生活节奏紧张的白领们大多不在意,以为是身体亚健康状态伴随而来的头痛、精神差、耳朵不“灵便”;还有些患者甚至有些医生会错误的认为,一侧耳朵聋了即使治不好也没有什么,因为还有另外一侧耳朵。事实上,一侧耳朵的突聋,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若干年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对侧耳聋,表现为听见声音,却无法分辨字句,因此突聋是一种或可能致残的疾病。早防早治对青年人来讲将会受益终生。

    另外,专家强调,突发性耳聋预防重于治疗。工作生活都应该有张有弛,避免过劳。忙里偷闲享受一下“慢生活”;“耳聋也可能是全身其他部位疾病连累,如糖尿病、甲低等都可能是潜在杀手。”因此,建议有条件的白领应该每年进行一次耳部检测,如果发现耳部不适要及时就医,这也是预防耳聋的重要手段。

    ■健康小帖士

    从四个方面保护听力健康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避免长期接触噪声。若要持续使用耳机或耳麦,应该每隔半小时就将耳机或耳麦摘下来,让耳朵适当的休息一下。

    合理饮食,加强耳朵保健。

    慎用耳毒性药物。某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对耳朵的危害较大。在应用这类药物时尽可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