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6日 星期三
杨小康:图像之美,既在科学也在人文
文·田晓冰 本报记者 滕继濮
杨小康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图像通信与网络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东方学者。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第二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对象。

    ■ 人物档案

    获国际光学工程师协会青年科学家奖;获NIST TRECVID国际视频检索竞赛四项第一、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通过从视觉机制角度研究海量视频处理与通信,杨小康提出可显著提高海量视频有用性与可用性的视觉失真估计新模型、视频可伸缩编码新理论、视频鲁棒传输新技术,建立了大规模智能视频监控的感兴趣目标智能处理技术体系。

    主持NSFC重点、NSFC海外合作基金、973课题、863课题等国家级研究项目1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30余篇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上),申请发明专利34项(美欧专利7项,授权11项)。入选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德国洪堡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首届)微软青年教授奖、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现为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编委、Springer CCIS领域编委、IEEE视频信号处理与通信(VSPC)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ISPS)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高级会员。

    眼镜片很厚,但这并不妨碍杨小康发现图像之美,不论是儿时上学路上层层山峦间吐出的鱼肚白,还是如今身处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里的川流熙攘。

    图像之于杨小康不仅仅是视觉信息。从珍贵电影资料的修复,视频通信的视觉优化,到监控目标的分析,杨小康一直致力于智能视频处理的研究——不仅要“看得见、看得清”,还要“看得快、看得远、看得明白”。

    日前,杨小康刚刚入选科技部“2013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知此消息,他露出随和的微笑。熟悉他的人知道,杨小康的心态一直很好,他在尝试着每一次新突破的同时,蓄养着三种气度。

    蓄养正气、大气与和气

    初一接触,你就会感受到杨小康是一个质朴宽厚之人。“领军人物”“科技先锋”“青年科学家”等诸多闪光标签,被藏在了低调的谈吐下,很难让你将他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这一职务关联上。

    “正气是浩然之气象,中正平直。”杨小康常言,只有走得正,才能走得远,而大气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气象,是说要有江海一样的胸怀,以低姿态、高标准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和气则指内健外顺,兼修并蓄。听来这三种气度似乎有些玄虚,但直到杨小康说出这番话才觉值得品读,“目前看来,科研界确实存在些问题,我觉得大家都应该想开点,不要抄那么多的近路。”

    “图像之美,既在科学,也在人文。”也许当学生们有更多的爱好时,就会明白杨小康并不完全是以工科教授的身份领着他们赶路。杨小康直言纯的“工科男”不全面,希望学生多关注些人文的东西,这样既可以开拓思路,也能够提升思辨能力。

    谈起更玄乎的易经,杨小康也能将节奏很快拉回到自己的专业上来,“易经之要义在于三易,简易、变易、不易。简易是指有效之方法通常是简易的,蕴含变易和不易。”在他看来,最简单的“0”和“1”两个符号可以演变出无穷的信息数据,图像处理进入网络化大数据时代,真正有用的图像处理技术一般都是简单的,简单性导致可扩展性,从而解决海量数据问题……

    没有华丽的人生观,没有慷慨的陈情,杨小康言行低调,他只想通过自己的工作去影响更多的人,传播更多的正气。

    瞄准数字视频处理前沿

    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被图像处理技术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图像处理研究近年来也得到极大发展,其中就有杨小康的努力。

    2012年,由我国动画开山鼻祖万氏兄弟于1934年制作的《鼠与蛙》,在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这是该片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公映。

    “由于老电影胶片损毁严重,数字化后的效果非常差,必须经过专业‘抢救’。”《鼠与蛙》就是在杨小康团队及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处“复活”的。

    据统计,我国积累了5万多部不同时期的老电影,其中一半亟待修复。得知此研究需求后,杨小康带领团队在视觉优化的空时滤波的基础上,拓展图像信号复原理论与系统,实现了多重图像损伤的一致修复和增强,提高了影像资料修复的效率与视觉质量。他们建立的影像资料修复图像处理平台,目前已应用于国家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

    “人类接受信息的83%来自视觉。”杨小康瞄准的是海量数字视频处理与通信的国家需求和国际前沿,“图像处理技术使得人类社会对客观世界看得见、看得清、看得快、看得远、看得明白。”

    杨小康把视频、网络、人眼视觉这三者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做一体化研究,通过建立人眼视觉的计算模型指导视频通信的整个链路,从而实现了视觉优化的视频通信。记者得知,杨小康所在的课题组,是率先开展这方面研究的研究组之一。相关技术还用到了中国电信和百视通公司的互联网电视系统。

    “大量没有信息量的冗余视频,成为了制约视频技术发展的屏障,它们存在于银行、电力、交通安检以及军事等设施上的各类监控系统。如何保证监控目标的智能分析?”杨小康由此提出了目标主动感知模型,建立了视频分析与检索系统,既能监控整体场景,又能观察目标细节,识别率显著提高。这一成果在上海世博会客流分析与高清覆盖工程上得以应用。

    淡淡行事 步步扎实

    杨小康的成长轨迹,看起来跟很多优秀的青年科学家一样顺利:1994年在厦门大学本科毕业,1997年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硕士毕业,200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远赴新加坡,先后在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信息与通信研究院、德国弗莱堡大学工作或访问,2004年回上海交大任教。

    可这其中的转折只有他自己知道。读博士时,杨小康就认准了视频智能处理的研究方向,并做了大量工程开发,参与了我国第一台数字电视样机的研制。可杨小康一直隐隐觉得自己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有欠缺,他的这一情况在那个时期的博士生中也的确有代表性。毕业之际,他放弃留校机会,毅然出国深造。在新加坡的时光,杨小康潜心研读,不断沉淀,并在国际化的氛围内与各国学者不断交流,夯下了扎实基础。随着我国视频智能处理研究的发展,杨小康接到了母校的召唤,这才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

    “回国后有没有过后悔?”

    面对记者的提问,杨小康坦言,国内科研条件

    的大幅改善让海归学子倍感欣慰,“有些条件比国外都好”的说法常常被提起。

    谈及各种“人才计划”给青年科学家们带来的影响,杨小康表示,在其成长过程中,人才计划的帮助巨大,直接感受就是有更多的人关注他,爱科学、重人才的社会大环境有了,为科研经费发愁的情况也少多了,“真正在科研上投入的时间更多了,是人才计划带来最大的好处。”

    也正是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杨小康对于自己学生的发展思路才更开源。他鼓励自己的研究生发展“创造知识、记录知识、传播知识”的能力,这三者可以分别从做项目、写论文、作演讲中得到锻炼,三者在整个科研活动周期中相辅相成,对研究生后续成长为行业中的一流人才至关重要。同时,杨小康也十分愿意让学生走出去看看,以国际化的视野加强交流,“有平台就让他出去开阔眼界,学生本身就能起到一个纽带作用,增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2012年,刚满40岁的杨小康,出任拥有七百多名教职工的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除了科研和教学,他的工作又多了一些主管科研与招生的内容。心态平和的杨小康并没有因为行政工作的增加而忽略了科研和生活。现在的杨小康,三分之二属于学院和学生实验室,三分之一属于自己。每周有一天休息,“买买东西,做做吃的,陪陪家人,补补觉,不会把自己搞得那么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正当年的杨小康淡淡行事,步步扎实。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