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6日 星期三
程正迪: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华人领路者

    文·本报记者 张 强

    ■周三有约

    华人在世界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地位究竟如何?美国阿克伦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华裔科学家程正迪用一个个令人瞩目的大奖做了回答。

    2013年,美国物理学会将年度高分子物理奖(Polymer Physics Prize)授予了程正迪,以表彰他在结晶性高分子的结晶过程,亚稳定性和相转变的基础研究领域里所做出的开拓性贡献。这个奖项是世界上高分子物理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得主均为世界高分子物理学的著名学科奠基人及学术领袖,程正迪是获得此奖的第一位中国改革开放后出国的留学生。

    正因如此,程正迪近日获得了海内外十余家知名华文媒体和机构评选的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

    1977年,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程正迪来到了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担任数学教师。然而,出身于工程师之家的程正迪深受家庭的影响,一直想“选择一个与社会联系更紧密的专业方向”。不久后,他就被学校的高分子材料专业所吸引。为了成为著名高分子材料专家钱宝钧教授的学生,家在上海的他一个暑假都没有回家,而是潜心学习。一年后,他如愿以偿的踏入了高分子材料的大门。1985年,留学美国的程正迪又获得美国RENSSELAER理工学院化学系博士学位。

    进入高分子领域后,程正迪仿佛如鱼得水,获得了多个世界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专业奖项,如美国总统青年科学家奖、美国物理学会John H. Dillon奖章、北美热分析学会Mettler-Toledo奖、美国化学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分会合作科研奖等。

    从数学教师到高分子材料的领路者,华丽转身的背后是程正迪对工程的强烈兴趣以及学以致用的人生理想。

    程正迪一直关心国内高分子材料科研领域的发展。在他看来,中国的高分子材料科研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也遇到了一些瓶颈。他认为,一个学科要发展,必须要有它的前瞻性、包容性和应用性。他指出,“今天的多数科研成果都是多学科合作的结果。现在应是淡化学科划分,鼓励交叉学科发展的时候了。高分子学科的生命力体现在跨学科特性上,具体表现为在高分子领域中的化学方法的多样性,物理概念的互补性和工程加工的多尺度性。”

    程正迪认为,在高分子领域,要从一个跟随者变成一个领路者,必须做到三个“静下心”。一是必须做跨领域跨学科的科研,只有静下心来多读书,才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达到学科交叉。二是对跨学科的研究课题要有非常强的敏感性,只有静下心来多积累,才能使知识不断升华融会贯通。三是定下课题之后,只有静下心来多做实验多思考,才能保持对科学的直觉和解决难题的能力。

    “现在有些科研人员才30多岁就两只手插在裤兜里不做实验了。不做实验会对科学失去自己的感觉。我已经60多了,还在做实验,因为实验使我对科学更加接近,更有灵感。”程正迪觉得,只有静下心来做到了这三点,才能搞好中国的高分子材料研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