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0日 星期四
农业嘉年华 市民新体验
——北京昌平都市型现代农业见闻
本报记者 蒋秀娟

     3月15日,在北京昌平博览园开幕的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妙趣横生的乐园、奇形怪状的果蔬、高雅缤纷的花卉、优美独特的景致和新鲜好玩的农事体验,吸引着游客流连忘返。

    “2013年首届嘉年华活动,将娱乐休闲、园艺观光、科普教育等元素融入农业,51天的展会,吸引游客超过100万人。游客认为活动形式新、农味足,游客希望北京把嘉年华活动继续办下去。”北京市委农工委研究室主任王修达介绍,今年的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可以说是一届突出农业主题元素,体现农业生产、生态、休闲、教育、示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盛会。

    近年来,会展农业、休闲农业正在以一种新的业态推动都市农业发展,使得农业技术水平得以不断提升。2013年,北京有1300多家休闲农业园,产值27.4亿元,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生活,带动了农民增收。

    新形势下的现代农业转型

    “农业有一个基本功能即生产功能,但生产功能绝不仅仅是农业的唯一功能,特别是对北京这样的特大型都市而言,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势在必行。比如生活功能、科普功能、休闲功能,以及在生态建设上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北京市昌平区副区长苏卫东说。

    王修达认为,会展农业是都市农业的高端形态,这几年来,北京市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在会展农业方面做了系列探索。2012年,举办了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2013年举办了首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和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生活,也带动了北京农业的升级,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乡镇企业局)局长宗锦耀表示,今年来,各地按照中央部署,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休闲农业内涵,创新休闲农业产品,涌现出不少充满艺术创造力、想象力和感染力,在公众中唱得响、叫得开、留得住的创意,已经大大带动产品创新、促进增收,带动就业、消费需求,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水平。

    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现代农业

    “习总书记指出,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北京市委常委牛有成认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区别在于,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如果不研究市场,农民想增收是不可能的,所以市场是检验农业发展的唯一标准。

     过去,农村人很向往城市的生活,千方百计到城里来,而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所看到的景象是,很多城里人在节假日或者是休息日,却都愿意到郊区去。“去看什么?第一是享受郊区的新鲜空气,第二是体验品尝优质特色安全的农产品。这就是农业功能的拓展。”苏卫东说,市民到郊区去,既满足了自己的要求,同时又对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

    苏卫东算了笔账:如果北京市民节假日都到郊区去,农民的收入会增加很大一部分。在草莓产业方面,近年来借助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昌平区全力推进增收、科技兴农和产业融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8年—2013年,全区草莓种植规模由200吨增加到10000吨,带动2000余户就业增收,昌平草莓得到了市场上的认可,观光采摘也十分畅销。首届农业嘉年华,直接带动周边地区实现草莓销售收入约1.8亿元,民俗旅游收入约1.2亿元,成功打造了首都都市型农业的新名片。“因此,按全市统一部署,持续引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决定在昌平举办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苏卫东说。

    张燕友坦言,昌平处在深化改革、深度转型的深水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任重道远。“昌平光草莓这一项,一共是5个镇,45个村将近3000户农民从事生产。我们的草莓产业是鲜食产业,主要靠市民观光采摘,而举办嘉年华就是为了实现像北京这样特大型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经营形式和运行模式,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和模式。”

    农业发展可以有多种功能

    “拔萝卜、拔萝卜,哎呦哎呦拔不动……”在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的农事体验区内,自己动手拔萝卜让不少市民大喊“过瘾”。

    除了采摘各种水果、蔬菜,农事体验乐园内还为市民们准备了集怀旧、创新于一体的趣味农事体验活动,市民们可以亲身体验生物防治、种瓜点豆、草莓授粉的过程,也可以享受农作物播种、成长、收获等阶段的不同乐趣。

    多元的农事体验乐园,参与性、互动性尽显的同时,还洋溢着浓郁的知识性、科技性氛围。热储能式立体草莓栽培技术、新型H型支架式草莓栽培……每个日光温室内,市民不仅可以通过展示牌了解科技的基本知识与运用过程,还可以直观地看到科技在实际种植中的应用。

    记者看到,在农事体验乐园内,共有10余种草莓种植新技术展示:电动卷膜器、植物生长补光增温灯、土壤电灭虫机、负压吸虫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让游客在娱乐的过程中重温往昔传统农事,体会都市现代农业的魅力。

    “让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多接触自然,多接触农业,我认为是受益终生的。在与自然、农业接触的过程中,这里面的知识很多是发展变化的、鲜活的。嘉年华就是科普形式之一,以后我们还要开展更多这样的活动,要让孩子们参与到农业生产活动中来,这是一种最好的教育。”牛有成说。

    “农业本身可以很休闲,很有趣,通过远离城市,市民可以体验农村,这就起到了一个农业科普站的作用。”王修达也认为,农业的功能可以多方面拓展。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