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7日 星期五
一张生态文明建设的“乐居答卷”
——吴江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智慧滨湖新城区
乐居吴江
垂虹遗迹
生态公园鸟瞰图
生态旅游度假区
滨湖不夜城
吴江太湖新城

    本报通讯员 王 庆 顾 涌

    这里,湖泊众多,河道纵横,弥散着隽永醇正的江南水乡风情,历史上即有“水国之胜,当天下第一”的赞誉。

    这里,毗邻太湖,与上海、浙江唇齿相依,区位独特,更是享誉海内外的“电子之城”“丝绸之府”“电缆之都”。

    ……

    地处“长三角”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平衡协调发展?

    面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的时代命题,吴江人不仅早早开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探索与实践,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科学发展的“脉搏”紧密相连,用心谱写着一幅产业强、城市新、乡村美、生活乐的“乐居吴江”画卷。

    大生态格局给力“乐居吴江”

    “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楼在园中、人在景中”,出门300米就能步入绿色空间,城镇绿化覆盖率和陆地森林覆盖率分别达45.7%和26.3%……

    漫步吴江,这座江南水乡无时无处不散发着生态之城的独特与魅力。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宜居的天然秉赋,是乐居的坚实基础,更是发展的重要品牌。”吴江人清醒地认识到,从宜居、利居到乐居,不仅仅需要经济数据的提升、城市规模的扩大,更需要人与环境的和谐共进。

    早在2009年前,吴江人即提出了全面建设“乐居吴江”的战略目标,制定并形成了包括6大类42项指标的“乐居指数”,明确要把吴江建设成为“经济高度发达、生活普遍富足、环境友好亲善、社会和谐公平、人民充分满意”的乐居之城。

    始于2008年的吴江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正是吴江生态文明建设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5年多时间内,通过退渔还湖、退垦还湖、行洪泄水通道疏浚、生态清淤、生态修复,6万吨有机质、0.184万吨总磷、1.03万吨总氮等被一次性移出湖底,从根本上改善了太湖的水容量和水质,20万亩水面重还太湖,再现了碧波美景、湖光山色,东太湖也由此被称为苏州“最生态”之地。

    与此同时,吴江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损害湖泊和环境。深入开展“五铁一号”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关停并转一批产能落后企业,坚持节能减排绿色增长不动摇,有效遏制了企业环境违法行为。

    目前,吴江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9.7%,主要河流湖泊始终保持三到四类水质,东太湖常年保持一级空气二类水,13个小康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

    不仅仅是做好“水文章”,围绕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吴江已经交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张优异“答卷”——

    2003年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04年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2008年,通过环境保护部国家生态市考核,2009年被评为“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2011年获得“国家生态市”荣誉称号……

    然而,吴江人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更高水平“乐居吴江”的脚步并没有止歇——

    2011年8月,吴江制定并下发了《关于推进吴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确定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6大体系、10大专项行动、20项重点工程的“612”建设体系,吴江的生态文明建设跃入新阶段;

    2012年,吴江市生态文明建设三年(2012—2014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2013年,旨在统筹未来三年的城乡发展重点,达到大力度拉动发展、大手笔改善民生、大架构拓展空间、大范围优化生态的高度统一的“1058”工程开始实施;

    ……

    在城市,围绕“两片、两环、十园、多脉”的新规划,吴江城市绿景工程大手笔进行;在乡村,吴江打出“美丽乡村”牌,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长效化管理,道路修筑、河道整治、绿化美化等项目建设让江南水乡旧貌换新颜。如今,一个水绿一体交相辉映、优美乡村星罗棋布的城乡生态格局正在吴江日益凸显。

    迎“生态拐点”领跑“太湖时代”

    2012年9月17日,东太湖水域。

    两根长950米,每根重30吨的防水抗高压海缆缓缓放入。令吴江人骄傲的是,这两根电缆的制造者是吴江土生土长的亨通集团,也是全球能配套全部海洋通信系统的5家电缆企业中唯一的中国企业。

    无可否认,一个城市的生态建设,与产业优化提升息息相关。

    人口密度高、工业企业多,要获得经济发展与生态向好之间的博弈平衡,必须大力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倒逼产业优化升级的作用,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发展转变,以最小的资源环境 代价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吴江狠抓产业调整,全力构建生态文明产业体系。

    一方面,以差别化、信息化、品牌化为重点,优化产品结构,促进装备升级,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丝绸纺织、装备制造和光电缆产业竞争优势;以智力型、创造型、前瞻型为重点,加快抢占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竞争高地,特别是加快壮大新型食品加工业,拓展更大发展空间。同时,大力推进研发创新、工业设计和专利转化,使工业化和城市化良性互动;加强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企业结构由“橄榄形”向“哑铃形”升级……

    经过多年不懈的探索实践,2012年,这座县域经济始终名列全国十强方阵,处处彰显江南风情山水生态的城市迎来了历史性的“拐点”——

    2012年,吴江撤市设区,掀开了“同城苏州”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翻开苏州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新版图,濒临太湖的吴江滨湖新城正好位于苏州城区的中心位置。

    这座濒临太湖岸线47公里,周边没有一家工厂、充满现代气息的生态新城,正是苏州未来南部重要的战略空间发展腹地,也是迈入“太湖时代”的吴江瞄准建设苏州“南部现代新城区”新高度,抢抓机遇,加快崛起的战略高地。

    “城市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加快太湖新城建设是重中之重。”苏州市副市长、吴江区委书记徐明说,太湖新城既承担着打造21世纪苏州城市建设最大亮点的重大使命,也承担着打造苏州南部现代新城区发展引擎的重要功能。因此,太湖新城建设绝不能走传统城镇发展的老路,必须以国际品质、国内一流为标准,做到全苏州最亮、环太湖最佳、长三角最美。

    2012年,吴江共实施太湖新城产业发展规划、230省道以东及度假区城市设计、绿轴景观设计等规划20多项。同时,新城建设“快马加鞭”,完成绿化300万平方米、15条主次干道通车……吴江正依托太湖人文及生态优势,按照国际一流标准,集中发展商务商业、总部经济、旅游休闲和高端居住,努力形成“双核”“双轴”“多点”的城市空间结构和“一带”“两廊”“三楔”的生态绿化格局。

    走进位于太湖新城的吴江“东太湖生态园”,木质亲水平台将碧波太湖直接引入怀抱,正在建设的绿色餐饮、温泉泡池、精品别墅酒店等服务设施初具雏形……这座一期占地71亩的生态园已成为太湖新城建设的一大生态亮点。

    不仅于此。2013年11月29日,吴江城区首个城市湿地公园芦荡湖湿地公园正式开园。与此同时,城区规划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城市公园吴江胜地生态公园也同日启动……不远的未来,一条“东太湖百里风光带”更将旖旎呈现。

    一个个生态景观和设施的打造,不仅仅是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一个个魅力舞台,更是一条条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文化纽带和生态绿道。

    坐拥古镇名园、水乡风貌、丝绸文化,今天的“苏州湾”畔,一个城湖一体、水绿相依的活力新城正轮廓初现,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乐居之城”正创新崛起。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