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访谈
本报记者 吴颖
2月26日,国家卫计委公布了新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3月2日,记者就其中“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这一提法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她解释说,“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与大家所理解的人际传播并不是一回事,“这种传染只局限在家族内部,而且概率很低”,因此公众不必对此过于担心。
但她特别指出,不必过于担心不代表不需要防控和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普通公众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李兰娟告诉记者,截至2月21日,全国共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360例,在对前130例的统计中,有过活禽接触史的占到70%。而流行病学研究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根据李兰娟等人的研究,人感染H7N9病毒与活禽市场鸡分离的病毒高度同源,同源性超过99.4%。“大量数据显示,H7N9病毒源于家禽,而活禽市场正是H7N9禽流感的源头。因此,关闭活禽市场、实行定点屠宰,对防控禽流感具有重要意义。”
李兰娟说,欧美国家市场上几乎见不到活禽贩卖,冰鲜冷冻肉食品已经有几十年。“把传染源控制在狭小范围内,对于传染病防控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她拿出几张统计图表,其中一张显示,去年4月,在上海、江苏南京主城、杭州主城和浙江全省先后暂停活禽市场交易后,三省H7N9病例呈明显减少趋势。另一张图表是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今冬收治H7N9病例的时间分布图,1月下旬,在杭州萧山区和杭州主城区先后关闭活禽市场后,该院收治病例同样明显减少,从每天2—4例降低至每天1例左右,几天后没有再出现新发病例。“中间这几天是因为禽流感有一个潜伏期。虽然只是浙大一院的收治情况,但明显可以看到关闭活禽市场的必要性。”
李兰娟建议,应从国家层面,加快家禽定点屠宰的立法进程,推进家禽定点屠宰及集中检疫制度。另外,还需加快出台家禽屠宰、检疫、加工、运输、销售全套标准体系。“从欧美国家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发展冷链产业不仅不会影响禽类消费,反而会推动家禽产业转型升级,增加销售数量。”而在我国发展冷链产业,还有利于改变百姓吃“现杀鸡”的消费观念,以及农户小规模、非标准化的养殖方式,促进家禽业健康发展。
她还特别提醒,H7N9的传染源是活禽,这种病毒抵抗力不强,高温即可杀死。充分烧熟煮透的禽肉,是没有食用风险的。
(科技日报北京3月3日电)